宋朝人的生活惯于“雅致”之称,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喜欢忙里偷闲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人生的价值所在。宋朝的文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热衷于在生活中追求雅致,他们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悠闲自在,顺从本心,更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士大夫治国”的政治氛围让文人的“慢”生活更加自在,不像后来明朝的八股文抑制文人思想,也不像清朝的文字狱,限制了文人的创作,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要时刻担心着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自己脖子上。
宋朝的文人没有这么多限制,一些士大夫不仅会作词作赋,还会书法、绘画和抚琴弹唱,对这些高雅的艺术都颇有造诣,多才多艺,而且他们不是那种急性子,更加注重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或于书法中修炼心性、或于绘画中陶冶情操、或于诗词歌赋中抒情达意,注重体验生活的美好。
一、宋代文人的“慢”生活
宋代的文人追求高雅的情趣、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慢”生活,是生活节奏的慢,是在“慢”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活力,吃饭细嚼慢咽、喝酒细细品味、出行欣赏大好河山……
(一)生活内容上丰富多彩的“慢”生活
我们说文人雅士,其实就是他们生活的高雅,像他们所作的诗词歌赋一样,美好又有意境之美。他们悠闲的时候便喝酒赏画,谈论各种画作的美和风格,有时心血来潮,即兴当场便作起画来。每每手起笔落之处,铿锵有力,随着笔势的走动,又温情脉脉,好像赋予了画儿鲜活的生命。
他们大多画山水画,因为空旷的山谷和宽阔的河水在视觉上给他们一种胸襟阔达之感。而那绵延不断的高耸的山峰给他们一种斗志昂扬的奋斗激励。偶尔也会作诗斗茶,几人围着一张桌子,作词吟唱,喝茶品赏,比赛谁作的诗赋更好。或是书法上的切磋,亦或是纯粹的谈天论地,于高雅性情的修炼中度过一天的生活。
(二)生活方式上的多种多样的“慢”生活
画中胜似酒中仙。我们从很多宋代的画儿上面可以看到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槐荫消夏图》里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文人炎热的夏天里,躺在藤制的床上,然后衣服半敞着,手放在脑后枕头旁边,脚下也放个支撑物把脚抬高,看来老祖宗早就开始了养生,喜欢让脚高于头部,让血液倒流,防止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
他就这样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旁边小桌子上还放有茶点,真是悠闲自在,享受生活的惬意,大概也是他们久居官场后的“偷闲一刻是乘凉”吧!
诗中好比花下客。“烹茶、焚香、折桂”,这些雅致的生活方式在文人生活中很常见,宋人的“慢”生活的方式还有赏花中行酒令的传统,欧阳修喜欢牡丹,曾在《戏答元珍》中自称是“曾是洛阳花下客”,他在赏花、咏花的时候,以花为媒介,畅玩行酒令:“千顷芙蕖盖水平”“歌迟檀板换新声”。赏花、喝酒、作诗,好不惬意!
二、文人雅士“慢”生活的特点
前面所介绍的是文人常见的日常生活场景,他们的这些生活方式大同小异,最重要的都是“慢”这个特点非常明显。
生活节奏很慢。他们的“慢”绝对不是思想行为上的散漫,他们注重的是生活的内容和过程,注重在自然中寻找安逸;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生命中寻找真谛!这些文人雅士喝酒非要配上歌舞,边喝边看,随性自己还作诗一首,即兴唱了起来。
他们自己在家躺着休息的时候,还会配上茶点,如果官场上待久了,索性辞官归乡,途中一点儿也不着急赶路,而是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兴致来了还会再写一本游记记录美好的旅途回忆。
生活品味很高。这些文人雅士大多都是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认为整日沉迷在官位的争夺,权力的迷恋是没有生活意义的事儿。所以他们多是淡泊名利,更加追随本心,从官场逃到大自然中聊以慰藉。他们喝茶、赏花、斗诗词、写书法,喝茶就是茶叶尖儿配上精致的瓷器,既有视觉上的审美,又有味觉上的满足。
文人赏花多以行酒令相伴,酒席间斗诗词歌赋,或比赛书法,乐趣无穷。有时流连于歌舞乐坊中,有时畅玩于高山流水里。他们生活中山水之乐不止亲身到自然景物中体验,心中也有山水,家里也有山水。
宋代的文人多是欣赏山水画,在很多宋人的家中墙上都挂着山水画,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幅画就是一位文人坐在屏风前等待书童上茶,屏风中出了自己的自画像,还有江边景色,芦苇飘荡、鸳鸯戏水、大雁高飞……品味高雅,生活怡然自得。
生活乐趣很多。这些文人雅士不执着于官场名利的争夺,精神压力小,反而更加看重自己身心的解放,所以困扰少,乐趣多。
没有乐趣他们也会找乐趣,没事的时候换上便服,往瓦肆中一坐,乐子自然就来了,就算自己不玩,也能在观看别人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到屋外的放松和舒心。当然,他们的娱乐方式如此多,出来自己怎么会不玩呢,踢蹴鞠、打捶丸、游船在船中开个酒会的也有……总之,乐趣多多,让人回去的时候意犹未尽。
三、宋朝文人偏爱“慢”生活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是基础。既然是享受生活,除了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有资本去玩耍。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街坊市中商品琳琅满目,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吃喝玩乐的商品,除了蚕市卖的蜀锦,还有很多灯市、花市里的各种玩的东西。
吃的方面,有面、茶、酒,不仅种类丰富,还很美味。尤其是酒,宋代的酒文化很浓厚,浊酒、清酒、散酒……大街小巷中酒楼和酒肆随处可见,还有各种茶棚、酒棚,热闹非凡,一派富裕的景象。
这些文人雅士的工资福利也很高,宋朝对辞官回乡的还会给一半的工资,在宋朝,一位宰相的鞋子能达1000人民币(一贯钱)这么多都不嫌贵,因为宋朝的经济繁荣,酒税等各行业的税收保证了国库的充实。所以,再加上朝廷又重视“士大夫治国”,所以他们有雄厚的娱乐的资本。
厌恶官场的污浊,选择保持节气,避世的心态。很多文人不喜欢名利的角逐,觉得为了争夺政治权力的生活是没有意义,伤神伤性,但是又身在官场,不合群又被排挤,所以索性逃离到平民百姓生活中去。
这样自己的节操才不会被污染,也能随性自然,不让自己的内心以为形役。有的是选择归田的野隐;有的是选择心性修炼的道隐;也有像司马光那样因与王安石变法政见的不和自请外放的。总之,都是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
物质生活的充足,文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富足。经济的发达,政策的福利,时间的充裕,让宋人更加欣赏自我,反观自我,注重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开始注重人的情感。在茶余饭后投身于悠闲的娱乐中,创造闲心、涵养闲意、营造闲境。开始注重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分辨人生的利害得失,摆脱精神的杂乱困扰,寻求身心的解放与融于自然。
仕途不得意,于“慢”节奏生活中抒发消愁,作词遣怀。苏轼这位大文豪,在后来的屡次被贬谪后,政治上失意,多次的失败打压,他对官场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斗志,也难以再有初入官场的勇气和再尝试的努力,“此心安处是吾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落寞无助全于词中表达出来,舍弃每天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的工作,转而投向“心安之处”,注重自己的生活价值所在。
文人生活雅致、舒心,慢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可以花更多时间追寻自我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面对纷纷扰扰的官场生活,他们却热衷于田园山林或是热闹的街坊瓦肆,不去像蜜蜂一样在争夺名利的官场上忙忙碌碌,而是漫步在市井间,看遍世间繁华,体验生活乐趣,这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不正是他们诗词中描绘的样子吗?
读圣贤书何用?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找寻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吗?有些文人不愿让身心劳累,疲惫不堪,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体会大自然的美好,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价值追求的体现呢?
慢慢地行游、慢慢地思考、慢慢地生活,其实,你会发现,快乐也很简单,这些懂得生活的文人比那些整日里忙于勾心斗角的官场名利的追求而愁眉苦脸,火冒三丈的人更加长寿。
参考文献:
《重新发现宋朝》
《宋代文化史》
《文会图》
《全宋词》
- 上一篇:岳飞《满江红》
- 下一篇:与吉利帝豪GL穿越整个古城,不止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