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周实讲古”历史系列小品文
每晚一分钟,认清一个人
花甲顽童,为你讲古
鲁仲连
作者:周实(《书屋》杂志前主编)
苏秦合纵瓦解之后,张仪全力推行连横,然而随着张仪逝世,连横也就成过去了。
战国(前475-前221年,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的名称)后期,七国(齐、楚、燕、韩、赵、魏、秦)相攻,势力强的仍是秦国(今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因而尊秦为帝之说也就一时盛行起来。
鲁仲连,齐国人,即今山东东北部人,当时名士,善谋划,常游东方诸侯间,反对帝秦,排难解纷,不受报酬,不要官职,乃浊世中一佳士也。
图:鲁仲连(约前300-前250年)
赵孝王九年(前257年),他游到赵国(今河北之西南部、山西中部及陕西东北隅),正逢秦军破赵军,坑赵降卒四十余万,进而围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恐惧,诸侯救兵亦不敢进。魏王遣使劝赵尊秦,以求换得一时和平。鲁仲连听说,通过平原君,约见魏使新垣衍,痛说帝秦之危害,激励魏赵联合用兵为己生存决一死战。秦将闻之,大吃一惊,立即退军五十里。与此同时,魏信陵君也夺得了援军兵权,前来救赵,攻击秦军,秦军也就退去了。赵王欲封鲁仲连,鲁仲连却三次辞让,终不肯受。平原君又设宴酬谢,并以千金诚恳相赠,鲁仲连仍笑着说:“被称为天下之士的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帮助别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如果他们接受别人的好处,与商人又有何区别?我是不会那样做的。”于是,告别了平原君,并且终身不复见。
图:鲁仲连出生于望鲁村,今属山东聊城茌平县冯官屯镇。
二十余年后,齐国与燕国(今河北北部)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先是燕破齐夺得齐土地,后是齐反攻收复其失地,最后只剩一座聊城(在今山东聊城西北),田单带领大军进攻,攻了一年多,也没攻下来。守在城里的燕国将士听说有人进谗燕王,他们若是一旦败退,回国必定全部斩首。于是,鲁仲连身为齐国人,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其信先是分析局势,谆谆告诫守城燕将,死守孤城并非忠,其勇亦非智。然后,站在燕将的角度,分析归燕降齐的不同。燕将读后,痛哭三日,左右为难,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城。齐王欲封鲁仲连,鲁仲连又谢绝之:“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为了富贵而受人管制,不如贫贱地活在世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逃隐于海上”。
图:鲁仲连祠历史悠久,始建于何年已不得而知。(照片载民国《茬平县志》,牛占诚修、周之桢纂)。
鲁仲连所做到的——“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群”,苏秦张仪做不到。即使他们“好持高节”,恐怕他们也难做到。即使他们真做了,恐怕也不太自然。鲁仲连就自然吗?如果他真自自然然,也就不必“逃隐”了吧。俗话不是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俗话不是说:“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好人还自“逃”中来,好人还自“躲”中来,就像鲁仲连——看到“聊城乱”,看到“田单遂屠城”。
从鲁仲连游于诸侯到其无可奈何“逃隐”,从古至今,人多赞叹。今我读之,虽亦赞叹,更多却是为之一叹,同时也为自己一叹。
网友大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侠客!老炮儿!!话事人!!!可是,就算他猜中了“义不帝秦”的开头,却猜不中“屠城”的结局。这就是江湖啊。
-------------------------------
周实讲古 【原创】
史书浩繁,文言难读,王朝的纠葛复杂如同蛛网。
然而,不管如何复杂,都是人的历史。原《书屋》主编周实,从浩瀚的史书之中遴选出部分人物,从黄帝写起,一直写到清末。不是人物大全,也不追求人物大全。
他想写这么十类人:
一是创造及改变了历史的人。二是协助创造或改变历史的主要辅佐人。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四是对文化、教育、科技、文艺有特殊贡献的人。五是为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建功立业的人。六是志节高超可以励世的人。七是忠贞壮烈可歌可泣的人。八是道德文章堪为楷模的人。九是高人雅士且有益于世的人。十是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
本系列行文的风格以白话为主,有时也略带文言,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应可成为本系列的读者。
花甲顽童,为你讲古。欢迎订阅。
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常识与常情(icommomsense)。这里有“周实讲古”系列最新的历史小品文。
- 上一篇:古人娶老婆是:妻、媵、妾、嬖、烝、报
- 下一篇:春风不解先生恨,几处高歌几处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