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德宏
本文来源:稻草人语,特致谢意!
网络时代的热点事件,最初总让人群情激奋,每一个局外人都会充分表达出主流价值观的整体和谐一致性,这当然会给人感动,让人无时无刻不觉得“正义也许会来得晚一些,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但是,每一个热点事件好像不超过7天,又往往会出现神翻转,然后又是一阵群情激奋,表达的同样是主流价值观的整体和谐一致性;而且能让人同样感到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
不过最奇妙的是,其实不论是盛赞受害者,怒斥无理方;还是同情背锅弟,痛骂绿茶婊,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一个事件无论是翻手为云的,还是覆手为雨的,最终其实就是同一群人。
为什么会是酱紫呢?一个人的情感与道德为什么会在瞬息之间有这么大的反差?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神经分裂症般的情感历程竟然不会带给网络围观者和意见表达者任何的尴尬和介怀,这本身确实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但在中国,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着的。很多思想者把这样的人群称之为“乌合之众”;把这样的情况称之为“群氓的狂欢”。这样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人类共同或者说共通的心理认知机制。那就是,看客们的情感,和围观者的道德,都是“流动的”“易变的”“善变的”“浮躁的”“无常的”“薄情的”。这样的特点,早被我们的先民们发现了,并在汉英词汇中都有所反映。比如“流”氓和mob。
(一)“流”氓
“流”这个词,《说文解字》说是“水行也”,也就是水流动的意思。比如《诗经大雅常武》中“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水的流动,必然要经由一定的空间。因此,“流”也生发出“水路,水道”的意思。《史记河渠书临河歌》中说,“延道弛兮离常流”。这里的“流”用的是这个意思。
河流的流动,有主有次,有干有脉,因此,“流”又生发出“支流”的意思。《汉书班倢伃传》中有“奉共养于东宫兮,诧长信之末流”。这里的“末流”,其实就是“支流”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末流”又进一步引申出更为抽象的意思。
上述这些义项,直接都是在“水”的基础上,由“水”而生发的词义引申。这些意思,其实从记录“流”汉字形符“氵”中依旧可以看得到。
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流动性”既是水的性质,也是水的状态。因此,“流”又因之而生发出“传布,传播,传递”的意思,以及“移动无定”、“漂流放任”的意思来。前者如《史记主父偃传》“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后者如《左传成公六年》“郑伯其死乎?自弃也已!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前面所说的,其实都是从“流”在词源义的基础上,在“所”(空间性)和“状”(状态性)两个方向上所发生的词义引申,也就是“流”的“状所引申”。正是“流”的这种“不稳定性”、“动态性”、“易变性”,又直接使得“流”被应用于“人”的身上,构造出一批具有以上性质的双音词,举例来说,如:
流浪: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流离:由于战乱灾荒二流转离散;
流荡:流动飘荡;流浪漂泊;
流落:穷困潦倒而漂泊外地;
流徙:流浪迁徙于外地;
流亡:因灾害或政治迫害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甚至“流”还引申出“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意思,如“放任自流”、“流于形式”,以及“流弊”、“流窜”、“流毒”等等。
更好玩儿的是, 在很久远之前,对犯了错误的人民,进行的一项特别狠毒的惩罚,就是“流放”;所谓的“流放”,就是把罪人“从主流人群中疏离出去”,“放逐到边缘荒芜渺无人烟的地方”。这样一来,从“主流人群中疏离出去的人”,以及“被流放的人”,都被称之为“流人”、“流民”;那些带有“流人”和“流民”特点的匪寇,也被冠之为“流匪”、“流寇”。这样的人群,由于生存条件的简陋,生存际遇的恶劣,生存环境的糟糕,当然会激发出人性中最可怕的东西,因此,这样的人群慢慢地催生出一个代名词,即“流氓”。
“流氓”这个词,就其词源义而言,其实就是指“流动的无业游民”;但是就其词汇义而言,它已经变成了具有“调戏妇女”、“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等恶劣行为的一类人的代名词了。考之源流我们不难发现,“流动的”——“易变的”——“无常的”——“卑劣的”,就是汉语社团对于这一类人的心理认知演进模式。
(二)mo-
跟汉语的“流”氓差不多,英语中也有一个表示类似概念的词mob。
考其词源,mob这个也是从“流动”、“运动”、“易变”而来。具体来说,它是拉丁语拉丁语的mōbile vulgus【无常的群众】的缩简。其中mōbile‘易动的,好动的’部分即来自动词movēre‘动’,后者变为英语中的move,其义为“移动,运动,流动”。“动”、“易变”就是这个词的原初意象。
从英语词源的相关资料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对mob的解释是“fickle crowd”;而fickle这个词的各义项,就是“易变的”——“无常的”——“浮躁的”——“薄情的”。这些义项无疑也反映出了英语社团的原初使用者,对mob这一类人的心理认知演进模式。所以我们认为,mob之所以因“动”而获义,可能就是因为英语社团的初民们也觉得,“变化快”,“善变”就是mob这样的人群最重要特征。
具体来说,mov-这个词根构拟出的主要词族包括如下三组:
1.mov-
move:移动;行动;
movable:活动的;不固定的;私人财产(动产);
remove:移开;搬家;开除。
2. mob-
mob:乌合之众;暴徒;黑手党;匪帮;
mobile:运动的;流动的;多变得;移动电话;
mobilize:动员;鼓动;调动;
3.mot-
motor:马达(发动机);
motion:运动;
motive:动机;
motif:(艺术创作的)动机;灵感;
motivate:激发;激起;
emote:夸张地表达情感;
emotion:情感;
promote:促进;
remote:遥远;
commotion:动乱;
特别好玩儿的是,如果mob们聚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上述例词中最后一个commotion这个词由前缀com-(集聚,会和)和词根mot-(流动、运动)构建而成的。这个词的字面义就是“运动到一起”、“群氓集聚”,因此其词汇义就是“动乱”。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词。
作者:孟德宏
孟德宏,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古典文献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章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学术兴趣及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学,对外汉语教学。
- 上一篇:童 年 作者|思华年
- 下一篇:蒙蒙烟雨,淡淡春花,三月的楠溪江是梦境?是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