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茶叶茉釉瓷器鉴定要点之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蕴含吉祥、喜庆、热烈、奔放、坚韧的意义,它往往现身于紫禁城的宫墙、正月十五的灯籠、新嫁娘的衣裳、……,几千年来,一抹红色,成为国人心中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我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但当时的铜红釉发色深沉,多暗淡。过去我们认为,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纯净的朱红色,是在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的,其纯正、稳定的红釉色至今让人叹为观止。到明初,永宣年代,景德镇创烧出宝石红(又称“霁红”、“祭红”)。但就当时的条件,景德镇烧制的红釉瓷器算得上是“千窑一红”,传有十窑九不出的说法。明中期铜红釉曾一度失传,改烧矾红。清康熙朝得以恢复,烧成郎窑红。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终于登封造极烧出了美得让人心醉、酥酥麻麻的“美人醉”瓷器。据说美人醉瓷器创烧于宣德年间,但未见实物,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康熙晚期和雍正早期所烧造的少量产品,极为名贵。
佳器偶然天成,色调千变万化,引得文人骚客尽折腰。犹如身着轻纱的贵妃,微醉的脸上泛着红霞,挥动衣袖翩翩起舞。时而在朦朦的粉红色当中飘动着深红色的斑点,深红色在裙摆周围逐渐晕散为浅红色调;或在深红之外的较浅部分又微泛浅黄或浅绿色,在深浅绿色当中泛现着不同的红晕,真是仪态万方,娇美无穷。清代诗人洪北江吟道:“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富有诗意的美丽釉色。
“美人醉”太白尊
上面提到的矾红釉也称“铁红釉”,是一种以青矾煅烧后得到的氧化铁加入铅粉和牛胶,在900℃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不透明,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比高温铜红容易得多。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已出现。宋代开始在瓷器上出现,明中期以后大量用于祭祀及明器用瓷。明嘉靖御器厂以矾红取代了铜红。用刷釉法施釉,称“抹红釉”,清代初期用吹釉法施釉,又称“珊瑚红釉”。矾红釉颜色浅淡,自始至终也没能进入名品行列。
今天,我们要拿来与美人醉PK的是高温铁红釉。过去认为,高温铁红釉烧制难度非常高,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新釉种。但是80年代,景德镇御窑窑址出土了宣德时期高温铁红釉瓷片,把高温铁红釉的烧制时间提前到十五世纪,提前了500多年。其实,我们的先辈们从唐代就开始尝试烧制高温铁红釉,从下面两组唐代定窑产品上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介于酱色和红色之间的酱红釉色。虽然不太成功,但已经朝着高温铁红釉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唐代定窑仿中西亚金银器酱红釉凤嘴执壶
唐代定窑铁红釉双泥条凤首执壶
进入宋代,媚娘红——高温铁红釉,款款向我们走来,成为宋代的一个名贵釉种。晚清民国赵汝珍著《古玩指南》,“宋瓷的颜色,大都敷以单彩釉,表面显现出各种碎纹,也有平滑的,色彩或单一或斑驳,有各种不同的白色、蓝灰色、鲜红色,还有暗紫色、绿色、褐色,以及各种窑变色。”清代的人比现代人离宋代近些。赵汝珍叙述宋瓷的单彩釉中有“鲜红色”!间接推翻几乎所有书籍关于元代才有单一紅釉器的论断。我认为,铜红釉的烧制非常困难,这里所谓的鲜红色应该就是指高温铁红釉。虽然还不太红,但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娇媚,请看下图:
宋代铁红釉单柄匜
元代,我们今天的主角儿媚娘红——高温铁红釉正式登台亮相。她美得那么深沉含蓄,艳压群芳,将娇滴滴、一不小心就烧飞了的铜红釉甩出几条街去。这种高温铁红结晶釉是在茶叶末釉的基础上加人了磷酸钙成份,使原来的铁镁质组分与磷作用,产生了液相分离。其中的一部分铁离子产生富集而形成漂亮的红花( 红结晶) ;另一部分铁离子则与硅、铝、钙等离子作用而形成光亮的釉面( 玻璃质) 。关于这种釉研究得很少,由于它是从黄色茶叶茉釉演变而来,所以我又叫它红色茶叶茉釉,请看下图:
元代红色茶叶茉釉沥粉云龙纹梅瓶
我查遍了网上网下所有的资料,关于元代高温红色茶叶茉釉的文字或图片几乎为零。更为难得的是,这只梅瓶从胎土、修足、器型和纹饰风格等方面来看,全符合元代景德镇窑瓷器的特征,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可能是一件孤品也未可知。这只元代红色茶叶茉釉云龙纹梅瓶的鉴定要点如下:
1.胎质紧密,颗粒感较强,符合元代延祐年到至正年间景德镇窑产品烧成温度偏低、胎质较粗的特点。
2.釉面肥厚温润,有绸缎般的丝绒光泽。这种现象是由玻璃胶,前人称陈骨胶造成。古瓷年久,釉面上生成了一层厚实的硅酸凝胶,微水溶。新瓷也有硅酸凝胶,三次清洗,便无。而古瓷,再多次清洗,都有。目前,尚没见到有仿者。玻璃胶特征,一直伴随着古瓷,直至釉面全部风化脱落瓦解。随时检验,随时可感知。检验感知玻璃胶,是鉴定古瓷的一个重要手段。
3.肉眼几乎不见气泡,在4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犹如蓝紫色的湖面上,飘满了星星点点粉红色浮萍结成网格状,浮萍上面还夹杂着大大小小的气泡,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