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1.6)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1.6)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02 21:33:26
阅读:

《梁惠王上》一共有七章,这七章里面前五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到第六章有了变化。虽然我们在总题目上还是叫《梁惠王》,但是1.6中孟子的谈话对象由梁惠王变成了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当时梁惠王已经死了。既然是梁惠王的儿子,那梁襄王应该是久闻孟子的大名,甚至说不定他父亲跟孟子对话的时候他在旁边也听过一两句,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他要向孟子请教,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孟子就见梁襄王。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1.6)

这是一个动作的场景,孟子去见梁襄王,他见完了出来, 出来了就对人说:梁襄王跟他父亲不一样。他说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望是远距离看,远看没有一个国君的样子。 “就之”,就是接近他、近看;“而不见所畏焉”,看不出有个威严的样子。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1.6)

这应当是孟子把梁襄王和他父亲做对比得出的结论,看来孟子对梁襄王父亲的形象还是肯定的。孟子是不是非常提倡威严呢?也不一定。我想梁襄王不仅是没有威严,看起来或许还是比较窝窝囊囊的样子。作为一国之君,不一定要多么严肃,多么厉害,但也不能是个窝窝囊囊的样子。孟子对梁襄王的形象不是很满意,由此可能对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施展也没有信心,一个真正能够甩开膀子大干的君主应该不是这个样子。孟子期待的是有所作为的君主,没想到一见面是这个样子,孟子没有掩饰他的失望。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这时候梁襄王突然问“天下恶乎定?”卒然,即猝然、突然的意思。突然间就问孟子:天下怎么才能安定?恶,是怎么样的意思。

虽然孟子从形象上好像没看好梁襄王,可是梁襄王的问题还是不错的。他没有问在哪里建个高台,在哪里挖个大沼,有什么可以享乐,他问的是国家大事、天下大事。说明他也看到了当时的天下,大家都在谋求统一,但是最后会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统一天下,使天下归于安定?梁襄王并不糊涂,他没有把眼睛仅仅盯在魏国,说明他的见识不像他的外表其貌不扬的样子。

“吾对曰:‘定于一。’

对于梁襄王的问题,孟子这样回答“定于一。”天下怎么能够安定?只有统一才能安定。孟子这个讲法具体表达了统一的观点。前面他讲“王天下”,这里就用了“定于一”,“定于一”就凸现了统一的观点。

然后他就被问:“孰能一之?”谁能统一天下呢?

是当时秦国的国王,或楚国的国王,还是齐国的国王呢?我想这里问的不是具体哪一个人能统一天下,而是什么样的君主、什么样的人能够统一天下。

孟子回答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喜欢杀人,不爱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这个回答针对的是当时频繁的战争,国与国的征伐,以征伐 为上的状态。“不嗜杀人”也就是不嗜攻伐,不爱打仗。如果用墨子的话讲,就是“非攻”,非就是反对、否定,攻是攻占、攻伐。 不喜欢攻占、战争,因为攻占就要杀人。

从以人为贵、以民为贵来讲“不嗜杀人”,这是他的理由,因为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反对战争的思想,突出了仁者反对战争的立场。仁者反对战争不是因为战争破坏生产力,而是因为战争杀了人。因为仁者爱人,仁代表对人的爱,所以仁者最反对的就是杀人。

那么,梁襄王又问孰能与之?”与,就是归从的意思,跟从他,归附他,都跟着他走的意思。王说他不爱杀人,那谁会去归顺他,归附他,跟从他?实际上就是问,他不杀人怎么能带来天下安定的结果呢?具体的机制是怎么体现的呢?

孟子这样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天下的人民没有不愿意跟从他的。为什么?孟子说我举个例子,你就会了解为什么天下的人民都愿意跟从他,归附他。

王知夫苗乎?”苗,就是我们田里面种的禾苗。看来当时的君王对农业也还是了解一点,要不然跟他举这个例子也是对牛弹琴。孟子说,你了解禾苗吗?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这里的七八月是周历,不是夏历的七八月,我们今天讲就是五六月。五六月这个苗正长出来,这时候发生旱情,那苗就枯槁了。“天油然作云”,这时候天上突然乌云出现了;“沛然下雨”,雨就下来了,势不可当的样子;于是“苗淳然兴之矣”,兴就是又生长起来了,淳然就是蓬蓬勃勃地又生长起来了。这种情况下禾苗的蓬勃生长谁能阻挡?谁也挡不住。孟子用这个例子来作比喻。

“今夫天下之人牧”,人牧,就是君主,就是治理人民的国君。 牧,就是放牧,牧牛、牧羊的牧。古代把君主看作牧人的人牧,这是类比。“天下之人牧”也就是天下的君王。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各个国家的君主,全是以征伐为上, 爱好战争,爱好杀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一个不嗜杀人、 不爱战争、不爱征伐的君王,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引领,就是伸着脖子。如果天下有这样的君王,那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了 脖子期盼他能来到自己的国家,人民自己当然也可以去归附他。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百姓来归附他,跟从他,那就跟水往下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这一章体现其核心观念的关键语句,第一个,我认为就是天下“定于一”,明确推崇统一的观念。这个观念不仅在这里比较 突出,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讲,应该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没有 统一就没有人民的安定。这里孟子的回答突出了统一和安定的关系, 还是值得重视的。

第二个,“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实际上表达的思想就是仁者能一之。前面讲“仁者无敌”,是就他对抗的对象来讲的。如果从统一的角度,谁最有推进统一、实现统一的能力?仁者。

当然,这是就价值观来讲,历史事实不一定都是这样的。比如说秦始皇也统一了天下,秦始皇是不是仁者呢?应该不是。但是,孟子的思想给我们提供的很多价值观念在后世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应该说都发挥了它的作用。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