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被司马迁称之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然而,他却开辟了道德绑架的先河,而且仅仅用了一封信。
长平之战后,邯郸被围,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由于受到了秦王的警告,魏王畏惧秦国,只派出晋鄙领兵驻扎在邺城观望,不敢再前进。
这时候,心急火燎的平原君,给信陵君写了一封信,这是给平原君形象和评价大打负分的一封信。原文如下: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用白话台词翻译一下,大致如下:
我之所以娶你姐,是因为看你人品好,能救人危难,现在邯郸眼看守不住来了,你的义气在哪里呢?纵然你看不起我,让我投降秦国,也不可怜你姐姐吗?
这是放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让人非常不舒服的一封信,却出自平原君之手。“公子之高义”成了他要挟信陵君必须要救赵的砝码。
在现在看来,这明显是一封道德绑架的信,简单的逻辑如下:
1、我之所以当你姐夫,是因为还看你不错(有高义,能雪中送炭,救人之困),不然,天下人想给我当小舅子的人多着呢?
2、你不救邯郸,就是不仗义,就要被谴责。你急人之困的高义,就都是假的,你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3、你看不起你姐夫,也不管你姐了吗?言外之意,若不救,你就是无情无义。
看得出来,平原君毫无合纵抗秦之谋,完全没有有力的外交策略,也没有有效的求援手段。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使用道德绑架来威逼小舅子,让人隐隐感觉到了一股市井小人的无赖之气,扑面而来,纨绔子弟的昏聩无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说这是道德绑架?因为平原君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信陵君不是魏王,他无法下达出兵的命令,当时手中更没有兵权。“邯郸担暮降秦”的主要原因,被他解释成了“魏救不至”。
信陵君接到信后,捶胸大哭,他多次请求魏王出兵都被拒绝,被逼无奈,只好带领门客去拼命,誓于赵国共存亡。最终用侯嬴之计,窃虎符,杀晋鄙,夺其军,才解邯郸之围。
从《史记》中仔细阅读,不难看出:平原君是一个典型的志大才疏、目光短浅、不识大体之人。
当年,在抗拒燕国的时候,赵有赵奢、廉颇而不能用,平原君却力主赵王割地与齐,以借田单。
他力劝赵孝成王收取韩国已经割让给秦国的上党,为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也为赵国以后的衰亡埋下了隐患。司马迁用“利令智昏”四个字给了准确的评价。
他力劝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帅,结果长平一败,葬送赵国四十万大军,他父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留下的精锐,一战葬送。
他养士数千,却不能识人,毛遂大智大勇之人,在其门下三年而未有所闻。直到入楚为盟之时,还一味轻视毛遂”先生不能“。 赵国有这样一个有眼无珠,不识贤能的丞相,如何能再次强盛。
还是公孙龙一语道破玄机——你能割地封君,不是因为你功劳大,你能受印拜相,也不是因为你有才能,这都是因为你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
平原君死后,子孙承袭爵位,最终在赵国灭亡后断绝。
一句话总结:翩翩浊世佳公子,功劳难偿误国罪。
- 上一篇:诗词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 下一篇:印度的婆罗门教是怎么回事,佛教之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