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的平原君,虽极力得想要挽救赵国每况愈下的颓势,但还是无法抵消他在决策上的失误。纵观其一生,为了使自己的品德不受别人指责;为了使自己的言行能够匹配“战国四公子”的名望;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稳固牢靠,终生劳心劳力,疲于奔命。奈何水月镜花,缘起缘灭。
平原君本名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因其好客养士,贤德有才,被后世尊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据说投奔到他门下的宾客竟达几千人,可见在当时的风评中,平原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位值得追随的好老板。
平原杀妾
可再好的老板,人心要是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有一天,平原君发现他的千名门客竟少了一大半,他对这种情况很是奇怪,大为苦恼的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位门客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在一年多以前,平原君家有座高楼正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里住着一位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赵胜的一位美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跛子感觉受到侮辱,找到平原君并请求将侮辱自己的美妾处死。平原君为了息事宁人,满口答应,等跛子走后,大笑道:“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就这样事情过去了一年多,门客们都觉得他是那种因美色而轻视人才的贵族公子,就纷纷决定离去。知道真相的平原君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毛遂自荐
颇具贤明的平原君,很快就被他的哥哥赵惠文王封为宰相,在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后,秦军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形势十分危急。时任赵王的赵孝成王派遣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平原君计定选出二十名门客随他一同奔赴楚国。可是,在选中十九人之后,剩下的门客中竟没有可再挑选的人才,根本没办法凑满二十人。这时,有位叫毛遂的门客自告奋勇,愿同平原君共赴楚国求救。平原君因毛遂寄居门下三年不显其才华,犹豫不决。毛遂见状将自己比作未被放入口袋的锥锋,如果早早放入,就不只会露出一点点尖峰罢了,没有办法的平原君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毛遂一同随行。可没想到得是在楚国的朝堂上,仅有毛遂一人临危不惧,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局势,逼迫傲慢的楚王与众人饮血为盟,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出使楚国的任务。在回到赵国之后,平原君对毛遂大为赞赏,称毛遂凭着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自此平原君将毛遂尊为上宾,礼遇有加。
长平之战
真正使得平原君“人设崩塌”的还是他对赵孝成王的支持。赵孝成王年少继位,赵国在他的祖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之后, 赵国日益强盛。这位少年王侯一心想建功立业,超越祖父。可惜往往是发动了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就在这时出现了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摆在了赵国,赵孝成王,平原君赵胜面前。
公元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秦国痛定思痛,采用纵横家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调转兵锋,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的力量抗击秦军,计划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全部献给赵孝成王。
天下突然掉下这么个大馅饼,赵国国君赵孝成王马上与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所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可惜这并不是这位少年王侯心中想要的答案。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体察圣意,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坐享其成就可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三人一拍即合,于是,赵孝成王紧急派遣平原君赵胜前往上党郡与冯亭完成交接,令赵国名将廉颇于西线防御秦国反扑。大怒的秦国随即决定出兵攻赵,发动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战败后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战国霸主的地位。
纵观司马迁笔下的平原君,遇事无不后知后觉,因贵族身份轻视平民,因缺乏识人慧眼险些错失大才,因体察圣意引得赵国与秦国最终决战。难怪司马迁评价他时说: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各位看官老爷,喜欢的话,就点击采薇君头像下的关注吧!
您的关注对采薇君真的非常重要,它将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采薇君会在此欢迎您的再次到来,为您带来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