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千古伤心之作《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公元1129年,南宋小朝廷还未得到喘息,金人便又大举入侵,妄想彻底消灭赵宋王朝。为了活捉隆太后和宋高宋,金人一路紧追不放。后来宋高宗逃到了海上,而隆太后则留在了江西境内。为了躲避金人的追击,隆太后四处躲避,狼狈之极。
在追击隆裕太后的途中,金人一路烧杀抢掠,野蛮之极,一时间血水染红了赣江。虽然最后金人因为内讧而撤兵,宋高宗和隆太后也得以返回南宋王朝,但是这段历史却成了整个大宋王朝难以忘却的屈辱回忆,深深刺痛了许多爱国文人的心。
公元1176年,辛弃疾在赣州提刑任上时,要经常坐船往来江西,湖南等地。望着眼前日夜流淌的赣江水,辛弃疾想着故国,想到40年前金人追击隆裕太后,一路烧杀抢掠,许多百姓横死街头的情景,不禁满眼含泪,写下了一首千古伤心之作《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词作一开篇就让人痛彻心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在词的上片,词人站在滔滔不息的赣江边上,想象江水里还流着那时逃难人民生离死别的眼泪,又从郁孤台想到宋朝的故都开封,想到北方无数山河都被敌人占领,成为沦陷区,心中就万分的悲愤。词作慷慨悲凉,充满了国家兴亡的无限感慨。
山河飘零,故国不在,任何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在读到这首词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伤感落泪。在上片中,郁孤台又名望阙,是唐代刺史李勉登郁孤台望都城长安,以为郁孤台之名不美,就改为望阙。古时候,有好几个朝代都在长安建都,所以人们常用长安代表首都,而“西北望长安”,实际上就是望开封。
词的下片说江水毕竟要东流去,重叠的山是不能折断它的去路。这也是作者比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报国壮志和决心。但是江面上暮色苍茫,只听到鹧鸪的啼声,好像在说“行不得也哥哥"。这声声鹧鸪啼鸣,让他想到北伐大业和统一宏愿的困难重重,于是,他心里涌起了无限的忧愁。
这首词情景交融,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作品,而是一首充满了沉痛家国之情的咏怀力作。它的下片结句语调沉痛悲慨,这与作者的政治遭遇以及当时的环境有关。整首诗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沉郁悲痛的色彩,但他用“青山遮不住”二句放在中间,又起到了一个缓解的作用,使全河又不至于过于消沉无力。
《菩萨蛮》在宋代多数都是描写儿女柔情的,柔媚深婉,例如温庭云的14首《菩萨蛮》。可是,辛弃疾这首《菩萨蛮》却不同,他不写儿女柔情,而是抒发对国家民族兴亡以及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感慨。对此,梁启超曾评价到“此词如大声镗,未曾有也。”
在现代社会,辛弃疾以及辛弃疾的词作究竟有什么意义?亲爱的读者们,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宝贵看法。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
- 上一篇:昼服绝情丹,夜吞大力丸
- 下一篇:酒-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