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一的《孟子》在一开篇便记录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会面情景,齐宣王礼贤下士,特意把孟子请到家去,向其请教何谓“齐桓”“晋文”之事。显然,齐宣王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君主,也想成就一番如齐桓王、晋文公一般的大业,睥睨天下于乱世之中。不过,这点小心思肯定是忽悠不了孟子老先生的,孟子一眼看出齐宣王问的不过是称霸之道,因而孟子也是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压根没听说过这些事情。但是呢,孟子是个聪明人,话题一转,又把自己的王道理念推广出去,然后以其传销般地雄辩开始对齐宣王的洗脑。
至于最后有没有洗脑成功,这个并没有记载,不过结合孟子老先生一生的际遇来看,显然齐宣王应该是认可不了孟子的仁政理论的。虽然,孟子有一些政治理念在当时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齐宣王作为政治家有其自我的考虑而拒绝了孟子的建议,但是有关二人的对话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其实在伦理学相关领域还是给出了很宝贵的启示的。在二人的对话中,孟子针对齐宣王的某个行为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念,即君子远庖厨。孟子提出的这个观念,很多人不理解,索性直接诋毁孟子既狡辩,还有点何不食肉糜似的伪善。
可是,这句话的具体背景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是当时孟子为了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特意提到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迹,并且特意表扬一番,称齐宣王是一个有良知的好同志,很有行王道仁政的前途。在一番铺垫后,孟子提到人都有一个不忍之心,见不得其他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陨落,所以一个有良心的君子应该远离厨房,毕竟成日宰杀小动物,容易搞得自己麻木不仁。乍一看上去,这套理论的确很不讲道理,甚至有点职业歧视的味道在内。但是,如果细细分析,这里孟子为我们指明了一个伦理价值与其实践动力的来源问题。
具体说来,依照孟子的看法,齐宣王看到即将被献祭的牛于心不忍,而选择用一只羊替换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齐宣王确实看到了牛在面对生命威胁时所发出的恐惧与战栗的状态,牛的这种状态深深冲击了齐宣王的内心,因此唤起了齐宣王内心的一种情感冲突,这种冲突提示齐宣王放弃杀了这头牛。但是,为什么可以杀羊呢?这是因为齐宣王并没有看到羊,羊在齐宣王那不过就是个概念而已,没有能力唤起齐宣王的良知。孟子在这里的确是提出了有关于伦理道德很重要的一点,首先道德的行为往往并不直接来源于道德认知,我们并不是知道了什么为善,就一定能为善,道德行为需要一个动力,而这个动力更多来自于人的意志、情感。其次,孟子指出了这个动力实际上就是人的不忍之心,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时机下才能表现出来。
也正因如此,孟子才始终对人性保持着一种乐观、理想的期待,然而这份期待在一个充满竞争与计谋的时代是很难有市场的,所以孟子才很无奈地说自己并非喜欢与人辩论。不过,这份坚持的真相终究隐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并最终被人误解为只是一个顽固老头的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