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
嘉靖三十七年,戚继光在浙江任参将,抵御倭寇。他招募当地农民、矿工3000人编练成军,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纪律要求,后成为一支以一当百的劲旅,也就是后来百姓称为的"戚家军"。
那个时期,倭寇不断地侵扰我浙江沿海一带,戚继光带领戚家军不断地转战各地。毁灭性地打击了倭寇的侵犯,基本上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之一。
戚继光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在很早的时候就教戚继光识字读书,练习武艺,还时常给他讲保国安民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戚继光10岁时,父亲退休在家,对他的教育更加严格。
戚继光的父亲为使儿子能成为一代将才,从小就教戚继光练武。向戚继光讲“闻鸡起舞”的故事,希望戚继光苦练本领,报效国家。每天天蒙亮时,父亲就把成继光叫醒,教他练剑。为锻炼他的耐力,戚继光每天得跑十几里路,那时的十几里路并非都是坦途,一趟回来就大汗淋漓,气喘呼呼。父亲为了增强戚继光的臂力,让他练习举石锁。有时练完之后,走路都困难,母亲见了心疼不已,求父亲放松一点。父亲就说:“子不教、父之过,我不想让他平庸一辈子,只能这样要求。”
成继光天性聪明,很快就能自己读书了。他也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他十分佩服历史上的军事家:孙膑、管仲、诸葛亮、岳飞……都是用兵如神,屡战屡胜,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的大人物。他常想:“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戚继光从小胸怀大志,是和所读的这些书分不开的。
那时的戚继光毕竟是孩子,有空就和附近的孩子们玩。在这群孩子中,戚继光个子最矮,但最有精神,也最有感召力。于是孩子们都愿意让他当首领,戚继光常带和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他把人分成两方,一方进攻,一方防守。他做一方的指挥,摆出各种阵势,何时进攻,何时后退,指挥得井井有条。见过的人都很惊奇,称赞说:“这孩子,好样的,将来肯定能像他父亲一样,成为大将之才!”
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戚继光健康成长起来。在他十五六岁时,各方面的成绩已相当突出。功夫十分了得,能驰马百步穿杨;能单手举起石锁舞如风;武艺切磋,几乎无人能敌。
戚继光的学业也有很大进步。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阅读了《武经七书》和许多古代名将传记,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为他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戚继光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戚继光的触动很大,直到晚年,他还常提起这两件事:有一次,年幼的戚继光从外面玩耍归来。刚进门,他发现家里有几个工匠,正在撤换家中的门户,原先的旧的换成了一种雕花的新门户。戚继光很喜欢,就上去摸那些精致的雕花。工匠们就逗他:“小公子啊,这新门户好不好看?”“好看!”“那你怎么不让你父亲多安几扇,在别人家,一般都安12扇,很气派!公子家这么有钱,怎么能只安4扇呢?
戚继光听了,连跑着去找父亲。父亲正在书房读书,戚继光闯进去,说:“咱们怎么不安12扇门户呢?安12扇很气派呀!”父亲听了,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从小就爱慕虚荣,长大后必成不了才。他严肃地看着戚继光,说:“孩子,我们是将门世家,就应以国家事业为重。国家危难时,我们必须冲锋在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如从小就爱慕虚荣,喜欢排场,会消磨掉我们的斗志。咱戚家人都是忠臣良将,决不可出势利小人。”戚继光听了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点头,把父亲的话牢记于心中。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戚继光的青少年时期也并不是全都无忧无虑。10岁那,他的生母去世了。外姥爷外孙自幼丧母,家境也不富,经常都是穿着破旧衣物,便也常送他些东西。有一次,他过生日,姥爷送他一双丝鞋,做工精致,布料鲜艳,很好看。戚继光十分高兴,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鞋子。可他牢记记着父亲的教诲,不敢穿上。
有一次,戚继光的嫡母找东西时翻出这双鞋,坚持让他穿上,说怕再不穿以后就小了,戚继光只得穿上。可正好不好刚走出门就碰到了父亲,他特意地想避开父亲的目光。但父亲已经看到了他的丝鞋,便沉下脸来厉声说:“脱下来!”嫡母急忙出来说明情况,可父亲还是不让穿,说:“从小就爱面子,图虚荣,长大后就会养成骄奢的恶习,甚至可能会急功近利。”这件事虽然处理得有些过火,但对戚继光的影响却很大,也使他有了坚定的信念:千万不能爱慕虚荣。
母亲死后,家里生活困难,有时甚至无米做饭。在穷困的生活磨炼中,他也逐渐经历了许多以往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也逐渐懂得许多过去不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