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遵道,还是初中时。那时,农村长大的孩子活动范围都很小,仅仅局限于自己生长的地方。后来到城北中学,有个来自遵道的同学叫王守权,成绩很好。数学老师在数落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常说,王守权,有空在你们遵道的沟沟里面舀点矿泉水,给他补补脑子。这话伤人,但我从此知道了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遵道镇。学生时代,生活都是很窘迫的,一瓶矿泉水都足以让我们觉得奢侈,然而王守权家乡的沟沟里面都是矿泉水,就是中国名泉玉妃泉。
图注:玉妃故里
玉妃传说是古蜀王开明的妃子。开明位号叫丛帝,是杜宇效法尧舜禅位给他的,杜宇就是“望帝春心托杜鹃”的那个望帝了。《华阳国志》中对于开明帝的记载很少,知道他是一个因为和大禹一样治水有功而受到禅让的,却没有记载他和玉妃的故事。因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玉妃因为日常饮用从遵道古龙洞流出来的水,长成后,冰肌玉肤,美艳无比,而开明帝也因为治水而青史留名,这两个传奇人物因为水的缘份留下了这几千年的传说。这水,有一半是从遵道这个神奇的土地上流畅出来的;这水,直到今天依然在滋润着遵道人民;这水,也造就了一壶名叫剑南春的佳酿。
图注:酒厂陶坛
神奇的地方往往都古老。遵道镇有1500余年的建置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最为分裂的一段时期。为什么那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遵道会存在,可能是因为平原的人们厌倦或躲避战争,都纷纷迁移到了这个龙门山脚下的世外桃源。现在可考的年代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绵竹县下辖中区(今剑南镇)、富新、流通(原清道镇)、遵道等十区,此后一直政区变迁,遵道都保留了建置,直到今天,遵道镇已经成为了绵竹境内的一颗明珠。
遵道境内有遵道观,又叫登道观。所以很多人都把遵道叫登道,我以前一直以为是误读或者口音的问题,就像很多人把广济说成“拱济”一样。但是不知道这里面因为有登道观的缘由。四川本身就是受到道教浸润最通彻,绵竹也是道教选定的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是琼华夫人的治所,绵竹也有严君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登道这个名字也就相当切合绵竹这个道家的洞天福地了。从此处登道,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超然的感觉,一种仙境般的画面感就油然而生。我其实关注的不是是否登道,而是关注登道的这个环境,即使不成为神仙,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难道还比不上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吗?
图注:道观
一个地方的美,不仅仅是这些古老的传说,这些迤逦的自然风光,还有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绵竹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群力纸厂的经理就是遵道人。他叫封锡之,1910年出生于遵道,1980年因病去世。封老先生幼读私塾,1930年的时候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预科,毕业后在绵竹灵宝观小学任教,干得非常出色,深得同道和学生厚爱。1939年,他放弃教师工作,在九龙乡白水河开办“锡华纸厂”,生产文化用纸。后来绵竹县造纸产销合作社筹备组成立,他被选为负责人,他为创办机器造纸厂,四处奔走。那个时候正是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物价上涨,百业萧条,机器造纸的计划被迫搁浅。解放后,他更是热忱致力于改进绵竹造纸技术,1950年,他筹款购置机器,在遵道乡纸厂沟创办了“群力纸厂”。在后来的文革中,受到冲击,后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名誉恢复,在1977年退休后,仍然关注绵竹造纸业的发展。
图注:遵道颐心谷
除他之外,遵道还有若干牺牲在剿匪作战中的烈士。他们牺牲在马尔康和黑水县剿匪的战斗中。1952年6月,温兴武;1952年7月,萧远明;1952年8月,邱家明。当然,还有我们不记得名字的许多人。这些牺牲在异地他乡的烈士,同样是遵道的骄傲,他们用血的力量,来完成了时代给予他们的任务。时光易逝,但是遵道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遵道的儿子。
那些时光都远去,谈起遵道,我首先想到的是花,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每一个人心中对某个地方的感觉是那种从潜意识里面深埋的花蕾,到一定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地开放一样。遵道的棚花村或许就很偶然地印证了这样的猜想。在遵道,必然要去一下棚花村的。
图注:棚花村
倒不是因为棚花村是多么有名的去处,也不因为棚花村是多么险要的地势,也不是因为棚花村有让人垂涎的财富,而是棚花村已经成为了遵道的一张名片,它代表着川西坝子的绵竹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棱镜,从这个村庄中就可以折射出绵竹人精神生活的可圈可点。棚花村,就是一个围绕乡村旅游和近郊旅游而兴起的村庄,在这里,在周末的时候可以来这里放松心情,可以邀约好友来接触一下泥土的味道。
图注:棚花村
有人说,不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吃饭,换了一个场合打麻将而已嘛。在我看来,不完全是这样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于一种闲适生活的追求,是一种积极向上,有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的精神的诠释。棚花村,就是给这种精神添加了必须的土壤。其实,在这里打麻将,打的是那种愉悦的心情。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状态,绵竹在2008年那场大地震中才没有倒下,崭新的家园立即从废墟中拔地而起,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坚韧才能做到的事情。
图注:遵道山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遵道就是“遵循正道”,古人对于“遵道”的阐述是比较多的,在百度百科中,记录了如下的句子。一是《楚辞•离骚》中有“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二是《荀子•儒效》中有“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於身而处之以遵道。”三是汉扬雄《长杨赋》中有“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四是唐代皮日休《移元徵君书》中有“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也已矣。”这些都说了要遵循正道,但是正道是什么,正道在哪里,我想,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大概不一样吧。这也许就是我谈起遵道就想起花是一样的,也许,遵道在我的心中就是一朵花的答案吧。
图注:玉妃墓
而现在,我们时常开车前往遵道度假或者游玩,从古老的绵竹县城出发,朝西北方向走不了多久就是遵道镇了。这一路的风景对于当今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十分惬意和舒适的。一条道路直接到达遵道场镇或者遵道某个村庄的腹地,这一条道路能否看成是一条正道呢?这条道路所包含的味道估计每个人都品味出不同的味道,佛家讲善恶同源,那么这条道路,应该也是充满了惊喜与平淡,充满了欢快与悲伤,充满了希望和失落,充满了抗争与顺从。总之,这条路,通向遵道镇,至于心中的那条路,我们可管不了那么多。这条路上的四季变幻,应该正是体现了这个朴素的道理,路只有一条,遵道镇也只有唯一,至于到遵道有什么样的收获,那就要看走在这条正道上的路人的心了。(范虎/文;选自《玉妃故里,隽美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