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名单公布,咱们旌阳的“绵竹故城遗址”位列其中,是本次核定通过的全市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此,我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2处。
“绵竹故城遗址”位于旌阳区黄许镇,是三国时期的城池遗址,目前省内尚存不多。遗址内有大量的汉代至三国遗物和遗迹,特别是“绵竹城”砖和大量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及建筑材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是四川省为数不多的汉晋城址之一。
“绵竹城”与隔绵远河相望的“绵竹关”即“鹿头关”控扼川陕古道,易守难攻,它们共同构成了防御成都平原的北部屏障。
“绵竹故城遗址”地处绵远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形状大致呈不规则三角形,分布面积约60万平方米。遗址紧靠河边,高出河面10米左右,现为农田覆盖。近年来,在农田水利工程、砖厂取土、采沙等过程中发现“绵竹城”砖、石提钱鱼俑、石武士俑、石虎、石狮础、石蛙础、板瓦、铜朱雀等汉代遗物。
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命名为“土将台”遗址。随后“绵竹城”砖的发现,初步确认该遗址即为汉“绵竹城”遗址。
1990年德阳市市中区将该遗址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省、市、区文物部门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与试掘,发现了“绵竹城”北城墙和南城墙等遗迹。“绵竹城遗址”主要为汉到三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三国时期最为丰富,应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出土有陶罐、陶钵、“绵竹城”砖、瓦当、钱币等遗物。
2005年,德阳市将“绵竹城遗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川府函〔2014〕199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北至绵远河,西至獐子堰,南至尹家梁子、上店子梁子一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北与保护范围重合,西至保护范围西缘外延100米,南至保护范围南缘外延100米。
2015年再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约600平方米,发现了房基、水沟、陶灶等遗迹。出土有陶钵、铜带钩、铜铃铛、瓦当、钱币等遗物。
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区分现绵竹,此次公布名称修改为绵竹故城遗址。
绵竹县从西汉初年设立一直存在至东晋初年。东汉晚期至三国期间发生的很多政治、军事事件都与它有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建立和灭亡。汉三国时期的墓葬发现的比较多,但西汉、东汉至三国末期发掘的遗址为数不多,能够确定为三国时期的生活陶器更是寥寥可数。“绵竹城”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就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