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407首古诗词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古曲今译: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注释解说:
(1)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2)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3)强整乌纱:乌纱,帽子。化用孟嘉重九登高、龙山落帽的典故。(4)翠袖:代指歌女。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股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5)玉手琵琶:指歌女弹琵琶助酒兴。(6)“蝶愁”一句出自于苏轼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处“蝶愁”即人愁,照应着前文的“倦客”,“黄花”即菊花,映衬着曲题。(7)“一抹”二句:代用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一抹:一道。
品鉴鉴赏:
壹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作者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一下自己的官帽,看着大雁回归,多年漂泊在外的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首句中“青山”二字即指代归隐,面对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联想到自己奔波的一生,大雁尚有归期,而自己却多年客居他乡。作者明着是写天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实则表达的仍是对官场的厌倦和归隐的愿望。这三句既写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一个“横”、一个“倦”字充分地表达了萧瑟秋天诗人的倦息之情。
贰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作者开始转向回忆官场的生活,曾经有美人款款招待,莺歌燕舞,宾主间频频举杯,听着那歌女弹奏美妙的乐曲。作者用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采用以点带面的描写手法,以小见大,看似是美好的回忆,实则这正是作者所厌倦的官场狂欢,他对此无半点留恋之情。“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诗人已至暮年,白发飘飘,恐怕也再无精力在官场中斡旋,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了。
叁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诗人又转而描写眼前景,他向那遥远的天际望去,只见一抹残阳西下,几只寒鸦在空中远远地飞去。“寒鸦”曾多次出现在张可久的曲子中,用来表达一种萧瑟、落寞的情绪,此处再次塑造这样一种情境,更添惆怅之意,而他自己的经历正如眼前的情境一样凄惨、悲凉。这几句中,诗人再次将自己的经历与景物融为一体。
肆
此曲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作出这种选择的无奈与矛盾。整首曲子语言清秀明丽,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如“青山”“寒鸦”“夕阳”,实为写景,但这景中均寄托着作者的惆怅之情。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50),宇小山,浙江庆原路人(浙江宁波鄞县),元朝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张可久是元曲作家中作品最多者,数量之冠,传世、保存小令作品800余首。
编辑:小孤鹜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