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阖家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一直都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穿越千年,来到宋朝。公元1076年,苏轼还在山东密州任职,这年中秋,他无法和家人团圆,只能对月思念远方的兄弟苏辙。此时的苏辙正在济南任职,两人相距甚远,只能借月抒怀。大文豪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心中思念之情倍加,即兴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词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多少思亲情怀啊!
王国维曾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而苏轼的一词中,不仅情景交融,还蕴含着自然之理。
中秋佳节,月下把酒问青天,这是人文之景;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是哲学之理;千里共月,兼怀子由,是思念之情。
景,情与理三者交融,寄情于理,寓情于景,完美地写出了古往今来赏月词中意境最高篇。
正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所言: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写过此词后,之后所写的中秋咏月词再也无法与之媲美了。第二年,他调往徐州任职,期间与弟弟苏辙相聚一百多日,两人饮酒赏月,又到了中秋节。弟弟效仿哥哥也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意境虽然不及苏轼的,但第一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中秋咏月佳句。
几十年后,继东坡大江东去后,美芹悲黍辛弃疾诞生了。他也是一个爱好写词创作的豪放派大家,其名与苏轼并称“苏辛”。
文人大多感情细腻,在中秋佳节,他因对现实不满,触景生情也写出了一首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匹敌的词作《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他借用屈原《天问》体赋,以九问来一反常规“人们待月”他送月。他从月落之景出发,引出一系列对明月的关怀与思索。
同为咏月之词,也都是欢饮达旦的产物。
苏轼从全月出发,由月及人,由自然意象到社会意象,浪漫幻想与执着现实作了艺术上的统一,并以美好的祝愿结尾。
辛弃疾则只取月落作为特写镜头,不写待月而送月,全从月落出发,妙笔生花。他自由运笔,随手生发,纵横驰骋,大胆想象。并全从探索追问中构造意境,构造明月世界,不顾及社会人间,这正是此诗的绝妙之处。而诗中还隐隐约约中寄托了词人极为深沉的隐晦的家国之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不过,辛弃疾一生中,留下的词作有不少,还有一篇《一剪梅·中秋元月》是对去年中秋佳节咏月的续作之词。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诗人通过与去年中秋今昔对比,一喜一忧,欲乘风问天,抒发内心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但是,中秋团圆佳节本应欢乐,读此悲词确实有点不应景。这也是辛弃疾的两首中秋咏月之词,为什么难以超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重要原因。
自古以来,中秋赏月,咏月一直都是文人触景生情的灵感之源,除了宋词中比较绝妙唯美的咏月词,唐诗中关于咏月的句子也很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