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古稀、毫垄、期颐是国人对人进入六十岁以后各个年龄段的美称。花甲指人进入六十岁这个年龄段。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花甲”一词。如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记:‘,(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日: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人进入七十岁这个年龄段。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可见汉代时七十岁也只能算作下寿。毫重指高龄长者。在先秦古籍中,对毫奎也没有阐明具体岁数,一般来说,毫、墓不论是分用还是合用,古人用来是指七十岁到九十岁左右的老人,也可泛指高龄老人。
说起这些对高龄的称呼,还有个趣事。郭沫若有一次在住院期间巧遇数学家华罗庚。两人就闲聊起关于寿称的话题来。华罗庚问郭沫若:古人对高寿的美称,如称六十为花甲之年,七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毫奎,百岁为期颐。那么,如果没有到整数,比如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时,又该怎么称呼呢?郭沫若回答说:“七十七岁称为喜寿,ll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呀。”我们看到这里也不禁要问,花甲、古稀、髦奎、期颐,或者喜寿、米寿、白寿这些雅称到底是如何来的呢?
原来,“花甲”一词源于古代用天干地支计算年龄的方法。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一个轮回,错综参差相配,因而叫“花甲”。人从出生到花甲之年,也就是一个甲子的轮回,正好是六十,意味着已经度过了天地宇宙的一个完整周期,所以就把六十岁叫作花甲之年。有些地方,还因此把六十岁寿宴叫作“还甲宴”。另外,六十岁也被称为“耳顺之年”,这是因为儒家的老祖宗孔夫子有过人到了六十岁后,“六十而耳顺”的说法。“古稀”一词源于唐代杜甫《曲江三首》的诗,其中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句,后人觉得是句实在话,就相沿而用了。
“耋耄”一词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乳《诗·大雅·板》里有“匪我言耄”的句子,《诗·大雅·抑》里有“亦幸既耄”的诗句,说的都是人到了高龄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年八十日室,字亦作重”。而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周易·离》的注解里认为“七十曰赘”。耄、重两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最早出自魏武帝曹操的《对酒歌》:“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脓皆忠良……人毫重,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曹操在这首诗歌里期盼出现一个太平时代,就是说毫垄老人都能够只因为自然寿命到头而过世(不是因为战乱、杀戮、疾病、贫苦等而亡)。
寿称里,还有“期颐”一词,指人满百岁。《礼记》:“百年日期颐。”陈浩《集说》解释:“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日‘期’;饮食居处动作无不待于养,故曰‘颐’。”颐,也就是“养”的意思。因为人到了老年,需要小辈来照顾了,所以又叫“颐养天年”。如苏轼《次韵子由三首》中有“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之句。百岁以上的寿星,还有以“天年”作喻的,意思是上天赐予的高寿。
再来说“喜寿”,因为“喜”的草体字,就犹如“七十七”这三个字,所以人们把“七十七”岁唤作喜寿。而“米寿”,则是因为“米”字是由“八、十、八”这三个字组成,“白寿”,是因为“白”字是“百”字缺一,这些都是用字谜来做称呼。另外,人们还把一百零八岁称作“茶寿”。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个字谜。“茶”字是双“十”构成草字头,即二十;中部是“八”,下部是“木”即由“十”和“八”构成“十八”。草字头的“二十”再加下部的“八十八“,一共是一百零八。也正因为如此,祝寿时候,送老人茶叶就表示祝愿长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