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汇儿发了一篇关于中央重拳打击农村“扫黑除恶”的文章。随后小汇儿就收到很多网友的留言,今天,小汇儿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次中央下大力气和决心对农村进行“扫黑除恶”的行动。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央的这次行动主旨一方面是在打击农村以“村霸”为代表的恶势力犯罪;另一方面是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倡导新乡贤的积极作用。
前一方面很好理解,那些“村霸”,尤其是带有黑恶势力的“村霸”,他们有的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劫财害命,破坏乡村公序良俗;他们有的聚敛不义之财,罗织自己的经济组织;他们有的按黑社会原则组织自己的帮派;更有甚者他们在公权部门培植保护伞,图谋长期发展,扩大势力。
像这样的“村霸”属于明火执仗的村霸,他们不会有太大的活动空间,他们更没有能力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只是一些地方因官场腐败等原因使其执政能力出了问题,这才有了滋生他们的土壤。对于这些村霸,他们其实不难对付。
不过难办的是另一方面。电视剧《白鹿原》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里面的白嘉轩,究竟是村霸还是乡贤?
相信大家也不容易分清吧,他在乡里维护礼教,同时也发展公益事业。在行使“皇权”代理职能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乡民利益,从这方面来看他是传统农业文明时代比较标准的乡贤。
但是,从他干预已经萌生的乡民自由,竭力维护已经摇摇欲坠的礼教传统,控制村庄经济活动的行为来说,他又变成了村霸。
所以说像这样的人才最难处理。因为如若村庄受市场经济冲击,出现了新的致富机会,资源分配秩序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他在家族核心成员的压力之下,利用自己的权势得到正式制度的重要岗位,并集中关照少数人利益,打压异己,就与村霸无异。
比如,之前媒体上报道的某村党委书记,曾经在地方上声名显赫。大约在20年前,他的村庄已经有了8亿元之上的工业产值。他依靠家族控制村庄——村庄的核心岗位均由其兄弟姊妹把持。但他把村庄经济弄得风生水起,自己得到了通常由政府给的很多头衔,村民也有得分红增收。此人后来被下了大狱,是因为有村民不再听话,找他家族的麻烦,他的势力便弄死了这位村民。
可以说,这样的人若在传统农业文明时代,大略算是乡贤;若在工业文明时代,则有演化为村霸的可能。也正是这样的事屡见报端,因此国家才把解决村霸问题当做法治“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
所以,国家这次花大力气对农村进行“扫黑除恶”时,评价一个村干部究竟乡贤还是村霸的标准之一,就是在他的带领下,乡村社会结构是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农民要富裕起来
农民只有生活富裕了,才能减少依附性,才能向往自由。为此要看村干部是否促进了农村开放,是否给农民绝大的职业自由选择空间,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成为收入比较高的专业农户。
推进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与盈利性经济活动相分离
中央这次对农村进行“扫黑除恶”,根本上是为了打破村庄一级的“政社合一”体制。做到让村干部依法只管公共事务,将发展经济事务交给农户或其自愿结成的组织。这个办法会让乡村干部的“权力含金量”大幅减小,对于防止隐蔽村霸产生有釜底抽薪之效。
乡村自治体的设置要到合适层次
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有效地将真正起作用的乡村精英更好地被吸收于主流社会之中,减少他们被边缘化的感觉。很多地方的经验证明,这个做法相当有效,中央也做了试点推广部署。
当今中国农村社会处于转型之中,现代要素对村庄的渗透有快有慢,有浅有深,宗法领袖自己会发生蜕变。蜕变成功,可能就转化为现代乡贤;若不成功,要么自己被替代,要么自己变成村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