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22 13:35:02
阅读: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如果你也miss me 请戳“一话”

VOL. 46

公开课:《东坡词》第二课

主讲人:刘少雄,台大中文系教授,兼任艺文中心主任。主要开设东坡词、二李词、清真词、稼轩词等课程。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东坡词,是宋词的奇葩,也是东坡文学中最动人心弦的一体。

东坡以其才华学问、性情襟抱为词,融入了诗的技法与意境,扩大并提升了词的内容与境界,使词体得以脱离小道末技,进而取得与诗文同等的地位─这是东坡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意义。东坡词,无论是抒情言志、咏物怀古,皆可见东坡的真性情与真感受,而其悲喜情怀的转折起伏,也牵系着东坡一生的立身行事。【本段资料来自网易公开课】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何为轼?

苏轼,字子瞻。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苏洵就看出了这个孩子身上独特的灵性,命名也极为有趣,为此还写了《名二子说》(见附1)。

所谓“轼”,就是马车上的一根横木(见上图)。对人来说,如果要驾车,抓着横木或者不抓,都可以往前走;而对于马车来说,有没有这个部件,也都是不妨碍行进的,这横木,看起来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取其名字,就是意味着国家的栋梁之才无数,多了你或者少了你,看起来好像都是无所谓的,可是没有你,这辆车却不完整。如果想要走的直和远,一定要倚靠这“轼”,如果是明君,一定会需要轼的辅佐,所以字“子瞻”,则是登车揽辔,靠住“轼”才可高瞻远瞩之意。

但是,毕竟“轼”所处的位置过于显眼,毫无遮蔽,非常容易才情外露、引人注意,一不小心就会受伤,不懂得藏锋收饰(口不择言锐利伤人),就会引来祸患。

事实确为如此。太过锋利,太过聪明,一眼看破世事,得理而不饶人,言辞犀利过分,祸患因此而起。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东坡这样的天才太少,鹤立鸡群时,难受的是鸡还是鹤?

附1苏洵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出自宋·苏洵《嘉祐集·名二子说》卷十五·杂文二十一首)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儒家”的东坡

东坡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儒家”的教育,这也就决定了此后他面对波折,会用何种态度将其抹正。

在东坡小时候,母亲曾经为他讲过《范滂传》(见附2)。东坡问母亲,如果我要效仿范滂成为这样的人,妈妈你愿意吗?听到这样的话,一方面母亲内心感到很压抑,另一方面也赞许孩子的忠义为人,顶天立地。所以回答,如果你能做范滂,那么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这种笃定的语气,更加坚定东坡此后承情天下、求忠求义的决心。

虽然东坡偶尔会在词中流露出一些负面的情绪,但不久后他就会调试过来。是因为在东坡的人生中,有很多正面的意念从小到大陪伴着他。

附2 范滂的故事

范滂,其父范显,孝子,官至龙舒侯相。范滂,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清节”(清廉刚正有气节)为郡人称道。

灵帝建宁二年(169)第二次党锢之祸,侯览藉口党人“图危社稷”,“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汝南督邮吴导奉诏前往逮捕范滂,到了范的家乡,竟在驿舍大哭,汝南县令郭揖想要和范滂一起逃亡,被范滂拒绝,他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自愿投案,不牵连更多的人。

不久范滂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遂与李膺、杜密等百馀人被执,死于狱中。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在彭乘所著的《墨客挥犀》中,引过东坡的自述:“平生有三不如人,谓著棋、吃酒、唱曲也。"

东坡并非不喜下棋,而是不愿争胜。下棋需要极度的专注,了解自己,也推测对方,设陷阱以取胜……他曾说过,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喜欢算计争胜而是一笑置之,并非他的才智不高,皆因不喜。东坡曾发明“东坡棋”,下在对方对位立于不败之地,日本有棋圣非常善于下此棋。而这种不用小聪明取巧胜,就是东坡的智慧所在。

东坡秉持的是据理力争,对事不对人,而非享受打败别人的快感。可以争是非,就算被打败,被人害,东坡也不会对人有厌恶,对人无恨。黄州被贬四年后,东坡出来沿江而澜下去到南京,最想拜访的人就是王安石,东坡是个非常温厚的人。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东坡·《枯木竹石图》

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东坡不止一次在诗文中表达过,自己不会喝酒。后来在官场中打滚多年,偶尔可以喝一小杯,却学会了灌酒的技巧,也算是一项狡黠的小技能。

但是,东坡喜欢大家喝酒,如果大家喝了酒是快乐的,欢畅的,那他欣然接受。东坡并不是李白,从未像李白一样“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样的醉酒发泄,而是用理智承担起生命的苦难,是更加艰困的选择。所以一旦东坡的诗词中,涉及到欢饮达旦的大醉篇章, 其中一定隐藏了很深刻的悲痛。

宋人不似唐人酒意深浓,宋人有一份理性的操持,所以他们喜欢的是茶。

一话君读东坡,勉励自己。

亲爱的,你好

这里有超精彩图解

愿能陪你度过

美好空闲时光

Vol.46ㅣ用理智承担生命的苦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