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和孔子一样,都非常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古代教育家的理论都离不开的人性关怀。比如墨子的“染丝说”,他用素丝和染丝为喻,来阐述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人性天然都是单纯的,环境对人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的作用。这种人性生而平等的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墨子不单重视环境的作用,也肯定教育对人民生活影响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兼爱”的思想,如果不教育就不能有这种思想,自然无法建设一个民众平等的社会。
一.兼爱
《墨子》的仁德是“兼爱”,分为三个特点。
第一,爱无差等
他认为人性都是平等的,因而爱不应该有亲密疏远之分,这点和儒家是有明显差别的。
第二,“兼以易别”
墨家认为社会的矛盾和混乱就是因为人之“别”导致的,只有消除了“别”,才能消除等级差异的不合理现象,即“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第二,反对“杀彼以利我”
墨家反对的就是个人利己的道德观,墨家对个人利己主义的批驳,在德育史上有很大价值。
墨家兼爱的思想,决定了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就是“兼士”或“贤士”,再由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这种人有三条标准:原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包括道德、思维和知识技能,懂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甚至“为身之所恶已成之所急”,这与儒家的君子,在外表和内质上都有很大差别,体现的是小生产者的平等思想。
《墨子》贵义,他不认为义由礼出,包括两方面:一是以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和劳动果实为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二是以帮助他人为义,将它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
《墨子》主张义利合一与志功合一,墨家要求弟子要从百姓的实际利益出发,这点比儒家的“重义轻利”更富有人性。志功合一则要求道德修养必须将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做到“言不信,行必果”。墨家注重实践,主张强力而行,反对怠情,倡导“惜阴”。墨家所说的行,包括很多科学实验、生产劳动,这也是区别儒家所在。然而,墨家也陷入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反映了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
二.有道相教
墨家的说教主张就是“为义”,把“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大善。方法上和孔子一样,主张因材施教,他们以工匠制器需以物性为喻,育人也需如此。顺性施教的目的是为了“各尽其才”,所以墨家重视学生的“特长”。墨子主张“有道说教”,这点和先秦儒墨两家不能越俎代庖有差异,墨子认为只要能达到教的目的,都要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他用撞钟与国家的政事为例,反对那种“待问而后对”的被动施教。
三.量力施教
墨子首先明确提出了“量力”这一教育方法,他十分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他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量力:一是学生的精力而言,不能同时进行几个方面的学习;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这种方法,体现了墨子对教学规律的把握。
四.节俭为美
墨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节俭为美德的教育家,儒家的节用多了个礼的要求。墨子倡导节用,反对浪费,主张节省财政,人的衣食住行都应有度。墨子将节俭的美德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开“俭以养廉”的政风,到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墨子主张“飞乐”,这里只针对贵族的挥霍无度,和道家有别。墨子看来,美应该从属于善,凡是损害百姓利益的文娱活动,都应该禁止。
五.重视劳技
劳动教育是墨子非常重视的一大内容,由于墨子的教育对象是农和工,所以他的目的就是教给他们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墨子的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墨家的实用科学技术教育最为出色,表现在机械制造。墨子所说的劳动不单只物质生产活动,还包括精神活动,除了教授技能,他还重视阐释劳动教育的意义,让人民更深刻的认识劳动本身。
此外,墨子的教育思想还包括军训、逻辑思维、心理学教育等。墨子作为古代中国唯一的小手工业和小私有者的思想代表,主观上是从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出发的,出于谋生的需要,生产技能的重视,和对生产资料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对自然地认知,所以墨家学派在认识论上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这也是教育的哲学基础。他发展了孔子的“性相近”思想,却也打破了“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唯心主义框条,比孔子的“有教无类”又进了一步。
墨子也是第一个否定“命”不存在的哲学家,是第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实践家,“非命”就是他的主张,认为现实生活的决定因素不是“命”,二是“强”“力”,这些思想在我国的哲学史上,都是很难得的一笔。总之,墨家特别重视劳动和生产技能的教育思想,务求实际和强力从事的思想、实践、量力等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劳动”,我国拟将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多少受到墨子思想的影响。墨子所创立的教育思想,在先秦时期是独树一帜的。“墨辨”的体系思维训练经验,形成了注重实践,尤其是科技教育,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相结合,内容全面、及较高的科学理论水平、实用价值等等,都居于先秦各家之上,远超当时的西方,是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瑰宝。也是,当下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品读的一部经典。
《思品时间》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典中的教育素材》专题系列之《墨子》的教育思想。
- 上一篇:被称为百花之王的牡丹花,原来这样养护!
- 下一篇: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