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我们似乎都可以读到杏花村的神秘色彩,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诗,千余年来广为传颂。对此诗研究者不乏其人。但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今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杏花村”就在今安徽贵池县城西。杜牧在会昌三年(843年)曾出任池州刺史,他到过以“黄公酒炉”著称的城西杏花村。据气象学者称:在地域上,贵池归属“淮南”,也称“江东”。
第二种说法是,是在今湖北麻城县歧亭镇,因为杜牧曾经在会昌二年(842年)出任当时黄州的刺史,登临过齐安(今黄冈县)的木兰山,写有《忆齐安》、《齐安晚秋》等诗篇。但缺乏诗人到麻城的史料佐证。且汾阳、麻城均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常年降雨量偏少,也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季。 一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山西汾阳县东,即以产大家非常熟悉的“汾酒”就产于此地,此地更享有“甘泉佳酿”之誉。说杜牧写有《并州道中》,可能他到并州(今太原市)后又往杏花村去品尝汾酒。
关于“杏花村”的猜测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又添新说,认为“杏花村”在浙江海宁市的长安镇。理由是长安镇自古即为水陆要冲。唐贞观五年(631年)在此设桑亭驿,开元十一年(723年)置长安市,为南来北往的必经驿道。驿亭南里许有杏花村(今为长安镇东市的一条街巷),古时,这一带农家向以善酿“香雪酒”驰名。
唐代另一位诗人章孝标(睦州桐庐人)在《长安秋夜》诗中有“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岁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的诗句。杜牧在会昌三年(843年)任睦州刺史时,有《南陵道中》、《初冬夜饮》七绝两首,《唐诗鉴赏词典》认为:此诗可能作于睦州(今杭州建德市梅城)任上。
《越绝书》卷二:“秦始皇造道陵内,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即今海宁市),……治陵水道到钱塘(今抗州)。”因陵道旁遍植松树,故又称“松陵”,今海宁与桐乡两市接壤处,尚有松陵故道遗迹——松陵村。持此说法的人认为,诗人在睦州任上,一次途经长安驿时遇雨,在此稍作逗留,慕名而“借问牧童”后往“杏花村”去品尝“香雪酒”。诗人通过雨中寻找酒家这一情节,别有风致地点出了“春雨江南”的独特迷人景色,令人读后,如身临其境,真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清代里人邹谔的《杏花村酒家》诗云:“远波渺渺柳含烟,几日东风欲放颠;才是清明丝雨歇,菜花黄过寺门前。”还有清代中叶小说家李汝珍著《镜花缘》,故事是写唐代武则天朝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象,在“红文宴”中写到天下名酒,内中也有“海宁香雪酒”的记述。
综上所述,“杏花村”在浙江海宁市的长安镇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