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马行歌,新醉复醒,然太白之姿容,谪仙也。至仕不达,求仙访友,“不亦说乎”。
太白隐于终南山中,闲游访友,“忘机”于野。 (此处年月有异:一者言写于太白正在长安供奉翰林,遭谗见疏,遂有归隐终南山之念;二者言写于太白正归隐终南山之时)
全诗如下: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太白纵酒,无需笙歌与浮华,要的只是内心浓厚的情怀和浮世之中偷得的片刻清欢,要的是无拘无束,对酒当歌,仰天长啸。
他这一生,便只愿栖居山林间,枕着田园清欢入眠。
太白非俗世所能约束之人,那是一种超脱平淡的情怀,不渲染造作,自然简洁,纯粹淡定。
世间万物,于曲终人散时,留下的,只是刻骨铭心的疼痛与哀婉,笔墨渲染的,亦是空前巨大的空虚与悲凉。
而太白与斛斯山人饮醉之后,却道:“你我尽兴而醉,却意气风发,一觞一咏,忘却良辰锦时,怡然自得”抛却了世俗名利的机巧之心,偷得这浮生难以言喻的清欢,所以内心平静,淡泊悠远。
笔墨以“暮”为首,以“醉”作尾。月影相随,与友人相携欢言,畅饮美酒,仰天高歌,随风而去。这就是太白一贯的情趣风格呀!
天边月,松间风,杯中酒,曲中情,美哉,乐哉!
-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着意渲染,不仅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受陶潜诗风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挥酒长歌,英气逼人;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既不染色,而口气又缓温舒徐,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无可无不可的淡然意味。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语言奇妙,立意清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