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凌燕
进入主汛期,位于城厢区霞林街道木兰村的千年古堰木兰陂,历经千百年风、洪、潮水的考验,依然发挥引水、蓄水、排洪、灌溉、挡水等水利效益,造福百姓。
眼下,我市已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着力推进木兰陂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在木兰村陂头自然村,木兰陂像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距离不远处的东圳水库主渠道双虹吸管,像一对硕大无朋的长笛越溪凌空。时值傍晚,陂上聚集着许多前来游玩的市民。他们踏着先民走过的陂面,迈过陂下清清流水,感受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力量。
漫步陂畔,听着流水潺潺,看着绿树青青,只觉得神清气爽。附近的居民说,今年左岸堤顶刚修建一条通往下游长约10公里的一条绿道,白天这里是观景、健身的好去处,夜晚灯光璀璨、景致迷人,是散步、纳凉的好场所。这里已成为集生态休闲、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胜地。
对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治提升木兰陂周边环境,居民们很是关注。昨日,记者了解到,我市正规划木兰陂公园建设及配套项目改造,工程包括屿上路提升改造、木兰陂核心景区修复、木兰陂世界遗产公园修复。将屿上路提升改造工程列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攻坚项目。目前,屿上路已完成立项报批等各项手续,预计9月1日前完工。已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木兰陂世界遗产公园概念方案及核心景区方案设计》规划。
木兰陂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全国五大古陂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等。去年,木兰陂又入选全国“十大最美水工程”,为我省唯一入选工程。
很难想象,如今富庶的莆田南北洋平原,曾经是洪水肆虐、长满蒲草的荒芜之地。
正是北宋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的建成,把木兰溪水引向南北洋平原,灌溉南北洋万顷农田,使莆田的农业、种植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改变了莆田“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历史。
现存的资料记载,最早发起建陂的是长乐女子钱四娘。在木兰陂附近,伫立着木兰陂纪念馆和钱四娘庙。讲解员介绍,木兰陂历经3次筑坡,前后历时20年建成,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杰作。1988年,木兰陂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木兰陂纪念馆和钱四娘庙为附属文物。早在宋元年间(1086-1094),莆田人就在木兰陂侧畔立庙以祀,供奉建陂的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的塑像。木兰陂不但是一座古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莆仙人民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先人为保护古陂不遗余力。”连接木兰陂纪念馆和钱四娘庙的碑廊,竖立着25块历代名人撰写的修陂碑石,依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明清、民国及建国后的修陂经历。木兰溪水利管理处陂头水利站站长潘如猛介绍,最近一次大修是在2009年,那时为恢复文物保护的原生态环境,还建成了6.63万平方米的包括文物在内的水利生态公园。近年虽未大修,但小修小补不间断,每年政府都投入近百万元资金进行日常维护养护和管理运行。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如今我市践行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完善木兰陂周边环境、公园景观、水利设施等,传承水文化,保护水资源,展现水景观,让古老的木兰陂在绿色发展大潮中,焕发青春活力。
责任编辑 林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