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四年暮春,大清钟鸣鼎食的叶赫那拉氏送走了一位年轻的继承人,年仅三十一岁的纳兰性德(纳兰容若)。
金庸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不幸的是,纳兰性德两样都占了。也许是上天嫉妒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无双妙人,所以才无端折损了他的寿数。纳兰死后,他的词作合集《饮水词》让此后的无数人为之缠绵悱恻。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多少人在读纳兰词的时候,为其中的诗句所倾倒;但如果你读过纳兰性德的一生,你会懊悔自己只能读过他的词,却无缘与他相识。
就像是一颗骤然点亮夜空的流星,在极尽璀璨后又瞬间归于黑夜,这个早早神隐人间的满清第一才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无可挑剔的人
听过这样一句毒鸡汤: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纳兰性德就是这样的人。
大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纳兰性德出生在北京一个钟鸣鼎食人家。
他的姓氏全称为:叶赫纳拉氏,一个可以跟满清皇室——爱新觉罗氏并驾齐驱的强大姓氏。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康熙朝鼎鼎有名的大学士纳兰明珠,参加过平定三藩等康熙朝早期的重大事件,他的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来自爱新觉罗氏。
如此显赫的家世,一出生就站在权利中心的纳兰性德,没有靠着父母庇护成长,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彻底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文武双全的纳兰性德,十七岁便进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贡生,最终于康熙十五年以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但这还不是纳兰性德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如果你看过小说《鹿鼎记》的话,应该对其中韦小宝进宫跟少年康熙一起成长的那段描述印象深刻。
韦小宝是假的,但纳兰性德是真的。从小就是康熙少年伴读的纳兰性德,以其聪颖才智而得到康熙的赏识,不仅主编了满清最早的儒学经典《通志堂经解》,还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一品带刀侍卫,经常随扈出行,日夜随扈皇帝左右。
少年得志这四个字用在纳兰性德的身上似乎有些不恰当,因为这四个字后面跟的往往是不好的结局,但纳兰性德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久处名门而知人间疾苦,他的身边永远都有一帮布衣才子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
而作为满清贵族的纳兰性德丝毫没有满汉成见,经常与这些清流布衣们仗义疏财,喝酒畅谈,坐论古今。如此出身却无贵贱成见,当真是难得。
一个黯淡了满清词坛的才子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评价纳兰性德时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清朝著名文学家周颐也在自己的作品《蕙风词话》中尊称纳兰性德为:国初第一词手。
作为云端之人的纳兰性德,非但没有沾染早期满族王公大臣们不尊汉化的恶习,反而用自己的聪慧将日见颓势的诗词带上了一个新高度。
纳兰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一生共创作了348首诗,虽然未曾经历喋血沙场,一生所活动的范围都是在北京一带,但纳兰性德的词却极尽性情,精品辈出,让人读之畅快淋漓,难以言表。
诗作永远与诗人的心境息息相关,作为纳兰词中最值得让人一说的莫过于那五十多首的悼亡词,悼亡的对象只有一人——那个才情兼备的结发妻子卢氏。
康熙十三年,纳兰性德迎娶年方十八的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两人从此花前月下,吟风弄月,过了几年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鹣鲽生活。
但老天爷给纳兰性德和卢氏留下的时间也只有三年而已,康熙十六年,卢氏因为难产而死,年仅二十一岁,从那之后,纳兰性德的词风也陡然发生巨变,悼亡词拔地而起,成为纳兰最值得为人称道的词作。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背后,是一个绝世情郎一遍又一遍呼唤爱人的声音,也是他对人世无常,追思过往的无奈和悲凉。
卢氏死后,纳兰性德虽然再续弦,却再也没能找到卢氏这样一个妙人,他只能在此后的人生里,每每梦到亡妻的时候,都将满腹惆怅付诸诗词之间。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这样的诗句有很多,但让人落泪的莫过于那首《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康熙十六年正是丁巳年,距离卢氏去世不到半年的重阳佳节前三天,思念心切的纳兰性德在梦中与妻子相会,妻子身着素衣,与纳兰执手相看泪眼,然后说道:“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一觉醒来的纳兰性德泪如雨下,然后写下了《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他在自序中这样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深情溢于言表,既然情深不寿,那纳兰的溘然早逝也就说得通了。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纳兰辞世是康熙二十四年,卢氏去世后的第八年,距离父亲纳兰明珠被康熙罢黜,家族失势还有三年,在家族蒸蒸日上的时候诞生,在家族如日中天的时候辞世,纳兰性德就像是个游戏人间的谪仙般,不愿沾染尘世任何一点微尘,极尽璀璨后骤然退场。
多年以后的乾隆朝,和珅寻来《红楼梦》给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看后感慨说道:“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和纳兰性德是同窗,两人又一起成为康熙皇帝的伴读,再加上纳兰家和荣国府一样,都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巨大变故,最后正应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落得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但也有人说,贾宝玉如何能比得上纳兰性德,纳兰这一生专爱结发妻子卢氏一人,也爱与清流文士交友,如何是个只爱脂粉气的贾宝玉能比得?但这身后的争论对于纳兰性德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时间停留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纳兰抱病与友人相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于五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