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寺庙在哪个朝代最为兴旺?斩云剑想说,南北朝时期直至隋唐时期最“兴旺”。武则天(武周王朝)以佛称帝,最为巅峰。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期间大盛,其盛行原因,可有以下数点,现详述。
首先,是由於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时局动荡造成佛教大盛。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速,篡弑频仍,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既找不到出路,乃寄心於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於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背景下兴起。
寺庙,曾经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和方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最有效的统治工具,历代演变,也成了苦难大众的拯救人间的最民间的自发的信仰。但是,幸福的生活,仅仅是靠膜拜就能从天而降吗?这是一个最显现的简单的道理,斩云剑不再这里赘述宗教信仰的利弊与好处,笔者相信,能存在的就有它胜天的道理。
盛世太平年间,我们享尽了人间的大富大贵,每天的日子就像过大年一样的幸福甜蜜,这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我们的国家的英明决策,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甜蜜,这如蜜的日子,从无锡的南禅寺午后一片云朵,开启了我旅行生活的美好时光。
无锡,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不缺水,不缺老的味道,更不缺历史和那些可以让后来人追忆的老时光。因为工作原因,我更喜欢拍摄寺庙的建筑风格,飞檐斗角,黄墙灰瓦,彰显了一座庙自带的佛性。许多走在旅行路上的朋友,也和斩云剑一样喜欢寺庙的建筑,到达现场却拿着镜头无从下手,寺庙的建筑设计跟宗教信仰和每一处所在地的人文习俗也紧密相连。
无锡南禅寺的主要建筑,其结构具有我国明清江南地区佛寺建筑的显著特点。寺内建筑的梁架高度简化,梁柱直接通过榫卯接合,不依赖铺作层,柱上斗拱高度占总立面的比重较少而攒数密集。出檐较短,飞檐弧度优美,秀气灵动。屋顶举折较陡,瓦作细节丰富,是明显的明清两代建筑风格。
每一座寺庙,都会有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塔,南禅寺也有一座七级八面,高43.3米的古塔。传说是为了治服水患才把塔立在羊腰湾与运河的交会处。 据《南禅寺记》记载,在北宋雍熙年间(984-988),有僧持钵而来,走进庙中,忽然不见了踪影,后来发现寺壁上有该僧的影子,人们信以为佛,建造佛塔,并到苏北泗州接来了三尊佛像。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
话说,这塔还真的有来历,请关注斩云剑旅行,给你一边旅行一边涨知识。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汉代时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据记载,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塔的种类非常多,以样式来区别,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宝塔、瑜只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在传统的感知中,感觉寺庙和塔是标配的建筑搭档,是先有了塔还是先有了寺庙,这个蛋生鸡鸡生蛋的套问,我们就不必在这里搞笑。从建筑学来说,中国塔历来重视左右上下对称塔顶和底座都是有相当的建筑数据支撑体系,所以,一座寺庙之塔折射,也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功夫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旅游小贴士:无锡南禅寺是一座免费的旅游景区,但是,有时间限制,晚上会闭门谢客。夜晚的南禅寺灯光工程也是相当的灿烂和辉煌,适合航拍和地拍,喜欢江南水乡旅行的朋友,无锡也是一个极佳的水乡旅行地。
坐落在无锡城里的南禅寺,也能反射出老无锡的百年光阴味道,足足的江南水乡之城,浅秋之后的天空不会像夏日风飘来的大朵的云被了,老街巷,古运河的水啊,源远流长千年百年不枯竭,滋润了一代代老无锡人,今天的盛事太平年间,我们更应珍惜着这美好富足的生活。这里是无锡南禅寺,一座免费的旅游景区,自带流量和佛性的老城区,一定会找到久违的无锡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