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年,政权掌握在胡太后手中,国内爆发了以六镇之乱为主的大大小小的起义,整个朝廷风雨飘摇,支离破碎,各种势力对北魏这块肥肉虎视眈眈。这时候,本文的主角站了出来,利用其卓越的军事天分,挽大厦于将倾,消灭了各个反叛势力,完成了北魏的再一次“统一”,然而又是他,缺乏政治智商,手段暴虐,埋下了北魏最终分裂的种子,这个人就是“功高曹操,祸比董卓”的北魏名将尔朱荣!
需要在这里介绍下当时北魏动乱的背景。宣武帝去世后,即位的孝明帝年幼,其母胡太后掌权,后期朝政一片混乱,孝明帝长大后,对胡太后的行为越发不满,这是内因。外因则在于孝明帝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北魏迁都后,北方六镇士卒的待遇水平下降,遂爆发六镇起义,敲响了北魏政权的丧钟。尔朱荣正是在这种时代的机遇中崛起的。
尔朱荣是当时契胡部落的首领,契胡是羯胡的不同叫法,所以尔朱这个姓氏可以说是和后赵的石氏是一个种族了。早在北魏初年,尔朱荣的祖辈们就跟随拓拔氏南征北战,由于屡立战功,所以等到了尔朱荣这一代已经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其中尤以好马为多,在冷兵器时代,马匹可是战斗力的保证,这也是尔朱荣能够崛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尔朱荣由于样貌俊美(长得帅在古代很重要!),号令严明,远近的人都愿意投奔他。在六镇之乱中,尔朱荣所在的秀荣也发生了叛乱,他利用家产开始开始招募义士,用好马武装士兵,开始平叛。由于有好马,所以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平定了山西所有的叛乱,尔朱荣因功被封为大都督。
前面提到,长大后的孝明帝与胡太后的矛盾日益尖锐,投奔到尔朱荣帐下的高欢(北齐政权的奠基人)建议应该打着“清帝侧”的旗号乘机发兵进入洛阳,而这时孝明帝密诏尔朱荣进兵洛阳,进而胁迫太后还政。在如此机巧下,尔朱荣立刻以高欢为先锋,兵发洛阳。可没想到,不久后孝明帝即暴毙而亡(关于孝明帝暴毙,历来有很多说法,目前偏向于胡太后毒杀了孝明帝),胡太后先是立了一个一个月大的公主即位(也不是不可以说是第一个女皇帝了),之后又改立了孝明帝的堂侄,三岁的元钊为帝。
尔朱荣怒火中烧,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带领军队继续向洛阳进发。胡太后赶忙派将领抵抗,然而现在政府军完全不是尔朱荣的对手,尔朱荣顺利进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扔到黄河淹死。又听从亲信费穆的话,认为现在根基尚浅,需要杀人立威,于是尔朱荣让孝庄帝在河阴召见王公百官,等到人齐后,尔朱荣大声斥责他们贪恋富贵,不思朝政,是导致天下丧乱、皇帝暴毙的祸首。说完就让士兵大开杀戒,王公百官两千多人被消灭殆尽,史称“河阴之变”,这件事可以说“祸比董卓”了,也让尔朱荣在历史上遗臭万年。孝庄帝知道后非常愤怒,直言如果尔朱荣要篡位就挑个好日子即位,尔朱荣利用占卜来选择,最终终于没有篡位,而是亲自向孝庄帝谢罪,将孝庄帝迎入洛阳。
孝庄帝只能做傀儡皇帝了,尔朱荣自封为太原王,安插亲信掌控朝廷。此时六镇起义的结果是葛荣一家独大,尔朱荣准备着手讨伐葛荣,而葛荣也准备进攻尔朱荣,推翻北魏政权,两者交战不可避免。显然葛荣不是军事天才尔朱荣的对手,葛荣一战被擒,转而送到洛阳斩首,有了六镇起义的教训,尔朱荣没有屠杀投降的士兵,而是让他们自寻出路,或者是被收编进自己的部队(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就是在这里被收编的),浩浩荡荡的六镇起义就这样被尔朱荣解决了。
看到北魏大乱,南梁武帝没有闲着,不断进攻北魏的南部,“河阴之变”后,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颢投奔南梁,梁武帝命陈庆之率7000人护送元颢北上称帝,陈庆之奇迹般地攻入洛阳,孝庄帝匆忙逃亡,在其他解围军队都被陈庆之击败后,尔朱荣亲自领兵来战,绕过陈庆之的部队,直扑洛阳,元颢弃城难逃,最后被杀。陈庆之在回师梁朝的时候,被尔朱荣穷追不舍,在渡颍水的时候,由于河水暴涨,梁军被水冲没,陈庆之一人逃了回去。洛阳再度回到了北魏之手,尔朱荣又把皇位给到了傀儡孝庄帝孝庄帝因此加封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之后,尔朱荣又派堂侄尔朱天光等彻底讨伐了在关中叛乱的万俟丑奴,北魏又重新恢复了统一的状态,这就是他“功高曹操”的地方了。
功高震主,更何况是尔朱荣这样有野心的人,而孝庄帝也明显不愿意皇权受到尔朱荣的威胁。之前各地叛乱,需要用到尔朱荣的力量平叛,现在叛乱都结束了,孝庄帝就在思考怎么除去尔朱荣了。孝庄帝联络了一批反对尔朱荣的大臣,宣称皇后(尔朱荣的女儿)生下皇太子,尔朱荣十分高兴的进宫面见孝庄帝,看到带刀的武士时,意识不妙,想抓住孝庄帝,没想到被准备好的孝庄帝用匕首刺死,一代枭雄就此殒命,时年38岁。
到了为尔朱荣做个总结的时候了,尔朱荣用卓越的军事能力,于北魏有再造之功,然而政治上却不成熟,一味的穷兵黩武,由于“河阴之变”,朝臣一空,又任人唯亲,导致北魏朝纲更加混乱。他死后的势力被两个部下高欢和宇文泰分别建立了东西魏,可以说尔朱荣称为了一个时代的搅局者,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不成熟充分体现了他的双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