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了不起的名儒范仲淹,在他《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流传万古。后世青年,有人把这两句作为读书做人的目的,且以济世救人为己任。就他的这两句话而言,已经属于“立言”的大事了。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出将入相,不过宋代儒家的理学,可以说都是由他一手振兴起来的,许多大儒,也是由他敬重培养成就的。他当年在西北镇守边疆,张载(横渠)年轻时,去西北投军。范仲淹看见他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对他说:你前来投军,报效国家,这是对的;在我,有你这样的青年来投效,我当然欢迎,不过报国的途径很多,你有更好的前途,可以去努力,何必应募来当兵呢?张横渠还是一腔热血,慷慨激昂,说了一番道理。范仲淹说:年轻人先沉住气,我送你一点路费、一本《中庸》,回去把这本书读好以后,再来找我吧。张横渠听了他的话,就回去读书,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大儒。
张横渠读书成就以后,有四句名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自宋代以来,为历代读书做学问的知识分子所备加尊奉的。其实张载这四句名言,与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也可以说,他之所以读书成就,成为名震一时的关西大儒,其中受范仲淹的影响,最为深远。
《孟子与尽心篇》
----------
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个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谈到这位先生,是孔孟以后的儒家,宋明理学家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位。他年轻时等于是一个“太保”,意气非常盛,身体棒,思想开拓,喜欢闹事。后来范仲淹带兵在陕西经营边陲的时候,张横渠才二十多岁,年纪很轻,奔往前线,要投军参加作战。
范仲淹见他一表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的机会很多,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中庸》交给他。那时他应该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业,自有他的天地。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中庸》,从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儒。
宋代几位大儒,事实上受范仲淹的影响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将入相,以文人当统帅,他难道不希望培养好的军事人才?但他一看张载这个人才不是将才,是对后世思想有贡献的人,不能这样埋没,就马上用这个教育方法培养他。果然后来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那么大,尤其他所标榜的那四句话,非常深远。
今天我们要谈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这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我们如果以这四句话来研究,学者又应该是为人;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充之,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论语别裁》
----------
既然研究中国文化,每一位同学你要有准备,做学问要准备凄凉寂寞一辈子,至少像我一样的凄凉。不过你们看我现在很不凄凉,很舒服,其实我负担很重啊,搞这个地方心理的负担更痛苦。所以你准备寂寞凄凉,不想做官,不想出名,安贫乐道,才能做学问。
那么,你第一个要学宋儒了,我常常引用,宋朝的大学问家张载(横渠),宋朝有名的五大儒之一,陕西人。他年轻出来的时候,到西北去当兵,找谁呢?找范仲淹。范仲淹在西北做大元帅,在边疆防守西夏很多年了,他是江苏吴县人,老元帅了。你看范仲淹守西北的诗:“将军白发征夫泪”,西北当时的敌人是大夏国。他守在那儿,多年没有战争,是因为他在那里。可是他的痛苦呢?“将军白发征夫泪”啊!
张横渠来找他,范仲淹一看,你来干什么啊?他说我想当兵。范仲淹看了看说,过来,我俩谈谈。范仲淹也许赏识人才,所以他看张横渠,年轻聪慧,是有前途的,何必来当兵呢?
那么张横渠问了:“那你要我干什么呢?”“去,回去读书。”范仲淹就抽了一本《中庸》给他看,也许还送他两个路费吧。张横渠后来变成大儒,所以他的名言,你听,读书的目的,做个学者为了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知识分子的目的是这个。尤其你们今天是国学院,研究中国文化全体的东西,应该是以这个精神来读书的。
《国学与中国文化》
- 上一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创山水画“大斧劈皴”
- 下一篇:难忘的岁月,如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