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3 12:52:56
阅读:

紫荆关地势极为险要,乃华北平原之门户,千年战争烟云始终笼罩这里,古人云:「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历史已经过去了,昨日硝烟早已云消雾散,这座隐藏在太行深处的雄关,带着满身战争的创痍和历史的风尘,静静蹲伏在真武山下,依傍拒马河边。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这是一幅民国时期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当时的紫荆关,有城门9座, 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关城结构布局极为复杂,即便敌人攻进关城 ,就像入了迷魂阵,最后也只能聚而歼之。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从紫荆关地图可以清楚得知:一共有三道关门,现仅存一处。

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建在今坡下村的峡谷中。边墙自关门向西两翼伸展,直达两山峰顶。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今不存。

第二道关门,门券上嵌着「畿辅第一雄关」的石匾。门之东壁上镶嵌石碑两块:荆坡道人所作「重修紫荆关盘道记」和明参将韩光所作的七律诗。门外西坡上还有清康熙御笔「天子阅武处」碑碣一通。进了南天门是二重门,两侧有八字墙向左右伸展,今不存。

第三道关门,有门二,南门,但坐东朝南,券上嵌有「紫塞金城」四字。北门面东,门额题字共两层,上层题「河山带砺」,下层题 「紫荆关」,南天门西侧,其瓮城里面券紫荆关遗址上有「表里山河」匾额。今存。

从内城通向黄土岭的关门一座,面南额题「阳和门」,今不存。

拒马河北侧有小金城拱卫紫荆关,今不存。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紫荆关居易县之西北45公里,乃「飞狐径」(太行八陉之一)北口的重要关隘。

据史书记载: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元攻金,久攻不下居庸关,分兵转而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由长城内侧向外合攻居庸关而得。公元1449年,明英宗土木堡被俘,蒙军假借英宗还京之名从紫荆关入关进攻北京。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阿部规秀中将在紫荆关南黄土岭被八路军击毙。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1937年10月,八路军收复紫荆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晋察冀军区的军史记载:「1945年4月2日,冀察军区第1军分区部队 收复冀西重要关隘紫荆关」,照片作者沙飞。

注意照片细节,门洞内是八路军写的标语:「反扫荡」,外面标语是日本人留下的:「铲除赤化」,正面标语是八路军留下的:「庆祝我军光复紫荆关」,紫荆关上飘扬的是青天白日旗帜,当时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有些电影演八路军使用红旗,不符合事实。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老百姓夹道欢迎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明长城内外两道。外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也称「外边」。内长城,初为北齐时修建,也叫「次边」,明史《兵志·边防》云:「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今北京市)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们从关内向关外走,与古人逆方向,先来到紫荆关北门,居拒马河之南,天然护城河,坐西朝东。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北门东侧之门洞,这是拱卫北京居庸关一道屏障,古人云:「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条石砌筑的关门之上石匾两重,上重题为「河山带砺」,上款为「万历丁亥夏」,下款为「聊城傅光宅书」,下重题为「紫荆关」,字迹苍劲有力,浑厚古朴。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水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泄水孔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这里牛羊成群,受山西影响极大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门洞,里侧是紫荆关镇,也是关内,脚下青石板已经磨损,岁月蹉跎,我很难想象当年金戈铁马的历史,一切都消失了,留得斜阳一束空悠悠。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旧标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从斜坡上城墙,这里已经维修了,没有台阶,估计是当初运炮车和军用供给方便。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这里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

金代为金坡关,因其山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

资料摘要: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北关敌楼遗址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站在紫荆关,回想当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它像泰山一样屹立,带一身傲骨,几世威名。

冬天的紫荆关多了一份苍凉感,空蒙无边。我久久地立于城墙下,抚摸一段段伤痕累累的城墙,仿佛触到了历史的沧桑,「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是一种磅礴之美。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站在城墙上回望紫荆关内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由于修路,将长城截断,从真武山一直向北延伸,像巨龙横卧其中。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出北关东门,过公路,来到土路,这里是南关到北关必经之路,里面有许多住户,利用当地石块垒砌而成的房子,建筑有点破旧,有一种沧桑之感。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村中石凳,可以在这里喝茶,发发呆,愣愣神,与村里老人说古,置身其中,让我想起陶渊明句子:「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中午,斜阳如洗,炊烟缕缕,从烟筒里缓缓而出,正如宋.刘克庄词所云:「……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古代军用水井、碾盘,仍保存完好,古栈道至今清晰可辨。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北门及南门之间的翁城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南门北侧就是真武山,长城一直从山脊延伸远方,从远处看,墙体呈三角形罗列,其实就是「障墙」。

在南门敌楼附近、横在马道上筑有一道道短墙,就叫障墙。它高2.5米左右,长差不多是马道宽度的三分之二。上面有望孔和射孔,万一敌人攻上长城,守城士兵可以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障墙底下有简易小庙,供奉观音,码放几样食品和水果。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南天门里侧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过了南天门(已毁),又过二重门(已毁)才能到紫荆关城的南门,此门坐东朝西为石券拱门,进入此门之后,才算进了紫荆关城里。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门额上嵌有匾题「荆塞金城」,苍劲有力,左右分别题款「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日立」和「钦差总理紫荆关兵备按察使刘秉星 直隶保定府管官通 判宋应试 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等字。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题款「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日立」和「钦差总理紫荆关兵备按察使刘秉星 直隶保定府管官通 判宋应试 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人民公社万岁,久违了,这时代的产物,历史的烙印,特别的年代。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大跃进万岁」,用的是繁体字,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争争向荣的年代,虽然后来出现偏差,什么三年超英五年超美,现在想起来就是一股热情,但缺少物质基础,最终失败。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做大寨人」,大寨精神鼓舞当时农村人民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大干社会主义,当时推崇人定胜天的精神,红旗渠及梯田是当时代表作。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总路线万岁」,已经60年了,大跃进时代的三面红旗之一,是当时党和国家的指导方向。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论述:「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明.于谦云:「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

紫荆关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它难守,其主要原因就是地势,从西向东到紫荆关城下一马平川,左右山坡不高不陡,背无天然屏障,虽前有拒马河,但并非固若金汤。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南门东侧还有一门,相对矮小,也许以前是一道水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明、清,人们由南向北而来,进入紫荆关城,第一道门建在今坡下村西山峡谷。关墙由关门向两翼伸展,直达顶峰绝壁,此关门现已塌毁仅存遗址了。过此关门,便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古道了。在盘道顶端两山相间的谷地建有南天门。城墙东起万仞山顶经南天门至奇峰山山顶。

南天门西侧有通向军营的关门一座,关门东南侧额题「阳和门」,东北侧为「草场门」。

关城池布局复杂,纵横交错,原关城总长10516.5米,现部分残缺。主城分为东、西两部,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较小,设有文、武衙门;西城较大,为驻兵之地。阳和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西城隔水相望,中有铁索相连,呈犄角之势,为北关城的前哨。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们顺着山路,慢慢前行,不远地方出现一个小庙,是近年新修的,极为简陋,里面供奉观音和财神爷,佛道兼而有之。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财神爷,观音,关帝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站在山头俯视紫荆关,清楚地看到城池分布,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形成四个不规则的城圈,大城套小城。若站在高空俯瞰关城,酷似一朵梅花形状。正如《畿辅通志》所云::「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冬天,枯黄的山野,满眼褐色,却有红豆随风飘出黯淡的幽香。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们从山坡向上,开始道路清晰,后来就没有路了,只能继续延着水冲刷的山沟而上,最后来到山脊,呈南北朝向。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前面的人可能有点恐高症,行走十分慢,我在后面走走停停,掏出相机随便拍摄几张。红豆果在枯黄的山丛中特别耀眼,点缀在惨淡的天空中。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站在山顶,俯视山下的紫荆关及拒马河,苍茫浩荡,人在画中游。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们来到山脊,南北向,长城已经塌陷,看不到敌楼了,满眼沧桑岁月,脚下的路就是长城地基,不知秦汉与魏晋。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大家延着长城向北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从侧面可以看到长城时轮廓,用碎石搅拌三合土垒砌而成,外墙砖早已无影无踪,大概变成农民家的院墙了。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落叶缤纷,岁月如歌,人生短暂,不过瞬息而已。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午后的紫荆关长城薄雾漫漫,长城好似一条苏醒的巨龙,懒洋洋地躺在山脊之上。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长城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长城碎石被风雨侵蚀多年,青苔变成褐黄色,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画在上面,历史仅留下这些,那硝烟弥漫的岁月早已消失。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望着残墙断壁,无法想象700年前金戈铁马的辉煌过去,无法倾听杀声震天的呼喊,历经沧桑,历史已经在我们视界中消亡,历史的伟大人物是由无穷不知名的老百姓组成,但我们谁也无法记得他们的名字,一切烟消云散,一切就像没有发生一样,历史与虚无始终在我脑海里徘徊,其实今天何尝不是如此?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们来到最高点,大概是敌楼,塌陷的城基比较高,站在上面观察四周群山起伏,浩荡无边,脚下长城如长龙盘旋在山脊之上,不禁想起王昌龄一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关隘局高临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大家都在这里合影,我让南山大哥给我拍一张。

站在至高点俯视脚下的拒马河大桥,过桥后即刻下坡就是紫荆关北关门。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大家吃完午饭,按照新的线路返程,有一段路稍微难走,有几处小断崖需要手脚并用。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最后从气象观察台出来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我按照古人的足迹在此从南门进城,来到北门,过了门洞就是紫荆关镇。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紫荆关内的高大房屋已经废弃,战争早就把镇里建筑毁灭。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内侧的虎皮墙,很明显右侧是修复的,也许原来外面就是包砖。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石碾和窗口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镇主要街道,与北方其他村镇一样,毫无特色,我喜欢江南小镇的韵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大红门批发市场,看来疏解北京外来人口的产物。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紫荆关镇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严禁违法上访,老百姓有问题需要有一个讲理的地方,河水不能堵,只能顺流引导。

我们的干部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为民所想,这是当官的原则。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笤帚和箩筐,久违了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餐饮店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镇政府大院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办公场所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镇里发现卖非法枪支的,看来天高皇帝远,怪不得北京地铁检查这么严格呢。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夜幕来临,天际边的彤云密布,太阳的余晖洒满紫荆关畔,城池蜿蜒而去,一抹如黛,美好的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遥想当年岁月峥嵘,金戈铁马,杀声震天,已成昨日黄花,我无法想象当年这里发生啥?也无法想象当年是如何挡住成吉思汗的铁蹄,也无法想象80年前八路军与日军反复争夺城池,英雄是谁?没有人知道,让人十分惋惜,忘记英雄的民族是没有血性的民族。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古树与城池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拒马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狼群探路户外合影,我在这个群已经三年,参加近百次活动,大家相互帮助,让我感到集体的温暖,度过快乐的周末。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轨迹图,行程7公里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来到紫荆关,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战争,登临山峰,俯视苍茫大地,脚下的拒马河依旧蜿蜒而去,不禁有一种雄心壮志涌上心头,人生不过百年,人总得有点作为,不枉来此世一游,喜逢盛世,国家复兴,人民受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高平


登临紫荆关,气吞万里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