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靖康之耻”的发生,让一位宫廷画家命运随之跌宕,颠沛流离,好不容易逃到临安(今浙江杭州),靠卖画为生,他就是南宋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李唐。他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李唐(1066-1150),字琋古,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徽宗时为画院待诏。他在考试时画的“竹锁桥边卖酒家”曾被列为首选,康王赵构非常欣赏他的画艺。靖康二年(1127) 汴京沦陷,徽、钦二帝及宫中随从被掠走,李唐也在其中。不久,赵构在临安即位为高宗,李唐辗转南下,到达临安后,最初以卖画为生。绍兴十一年(1141) 宋金议和成功,赵构开始经营画院。年届耄耋的李唐恢复待诏职务,授成忠郎,赐金带。
▲李唐《万壑松风图》1124年作
李唐是一个全能画家,精于绘人物、山水、花鸟,但他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最大。他的传世代表作《万壑松风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坚实劲健的用笔和浓黑的墨色,画出大山脚下苍松林列、泉水奔流的情景。中央山岭有挺拔的气势十分辽阔,而云气在山间萦绕,通往深谷的小径,向下流淌的泉水以及林木的动势,令景物充满了活力。
▲李唐《江山小景图》
《江山小景图》与此大约相同但比较繁杂,且充满生活氛围,犹带北宋全景式山水的余绪。
▲李唐《清溪渔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溪渔隐图》卷则用截景章法将盛暑季节中水滨的景色表现出来,以大刀阔斧的豪放粗简笔势把浓密的林荫表现出来,并穿插了转动的水磨和怡然自得的垂钩者。此卷构图只把景物的一部分表现出来,山不见巅,树不露顶,彻底将全境的构图法加以变格。山水画中,荆、关、董、巨、李成、范宽诸变,论境界,皆不如李唐一变鲜明。从艺术效果分析,虽然景物在一角特写中很有限,但给人无限回味。此图的点景人物是值得注意的,那是一位垂钓的渔翁,但显然他不是北宋山水中常见的渔民,而是一位隐士。
▲李唐《采薇图》
《采薇图》绘于南宋初期、歌领的是殷贵族伯夷、叔齐于殷亡后不食周粟置入首阳山采薇的事迹。卷后元代宋杞的跋语说此画“意在箴规,表夷齐不臣于周者,为南渡降臣发也”,显示了李唐对于民族命运的关心。伯夷在此卷中抱着膝盖而坐,头发蓬乱,然而眼睛炯炯有神,将坚贞不屈的气节表现得淋漓尽致,《采薇图》是古代历史故事画的出色作品之一。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一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二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三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四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五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册六
《晋文公复国图》长卷尺寸29.4×827厘米,描绘了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遭骊姬陷害,在外流亡19年历宋、郑、楚、秦等国,历经曲折终于回国成王的故事。此图行笔细劲、章法严谨,人物的神态十分生动,是李唐前期风格。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