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认为的侠,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游侠,不为人所待见,他们能做的只为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
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侠,年轻的时候,一腔热血,好侠行事。遭遇了类似关羽的际遇,为民除害,杀了人,只不过关羽是孑然一身而走,聂政则是携家人一起避祸齐国,当了个屠夫养家糊口。
这个时候,韩国的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的丞相侠累因为政见不和结仇。侠累是韩国的皇亲贵族,严仲子奈何不了他,潜逃到濮阳,这时聂政的侠义之名,广为流传。
严仲子心知如欲报仇,必是此人了。于是他故意接近聂政,知道聂政有孝心,他就给聂政的母亲祝寿,这个祝寿肯定不能空手而来。一来二去,也就与聂政结为好友。
终于在一次合适的场合,严仲子对聂政说出了接近他的来意。聂政以家母在世,需要人赡养的理由拒绝了。
严仲子再三请求,聂政始终不答应。没办法,严仲子尽了宾客之谊后就离开了。
一晃数年过去,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丧期也都妥当了。聂政想起了好友严仲子对自己的礼遇,于是前往濮阳,找到严仲子,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
严仲子把自己与侠累的矛盾,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聂政。聂政谢绝了严仲子给他安排的兵马,一人,一剑,来到韩国,打听侠累就在府上。
没有任何准备,仍是一人、一剑,破门而入。侠累毕竟是丞相还是韩王的叔父,手底下的护卫自是非常多。
护卫们一听到动静,立时由四面八方蜂拥而上。
聂政一人,一剑,直冲而入,杀了数十人,顺利击杀了侠累。他本来可以逃走,却为了不牵连还在人世的姐姐,他毁了容,挖掉自己的眼睛,以剑刨腹,最后身亡。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韩相被杀,韩王大为震惊,虽然聂政已经死了,但是事关一国的颜面,是“株连九族”的大事,肯定要彻查刺客的身份来历。
只是聂政毁掉了自己的容貌,根本没人认得出来。
这时聂政的姐姐聂荌听闻此事,猜测到十有八九肯定是自家弟弟,动身前往韩国都城,辨认尸体。其他人虽无法认出,近亲却能认得出来。
聂荌伤心不已,有人认为聂政是刺杀丞相侠累的凶手,聂荌为什么要来辨识,是不知道此事吗?
聂荌了解弟弟的性格,把“母亲亡丧”、“妾已嫁夫”,弟弟毫无后顾之忧,才敢报答严仲子知遇之恩的事情,告诸市民。
而后聂荌为了成全弟弟的侠义之名,“乃大呼天者三,卒于邑悲哀而死政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