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最初的一些年代,因为历史资料缺乏,在司马光和他的编辑团队做整理时,只好依照已有的材料做了简单的整理,因此,最初的一些年代的历史,往往只记这一年每个国家的国君变动情况或与其他国家交战等情况或者只记载是否发生了月蚀、日蚀,甚至有些年份,干脆就是空缺,国家领导人没有变更,国与国之间也没有互相征伐,那一年没有任何大事发生,内政、外交上大家都相安无事。
周安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97年,这一年专门记载了一个刺客的故事。
刺客是战国时期为达某种战略战术意图而使用的最简洁有效的手段,关键人物被刺杀,往往会大大影响某个国家或者团体的政治走向,后世电影也多有这样的体裁,比如电影《英雄》,其实讲的就是刺客的故事。战国时期混乱的天下,出过很多优秀的刺客,《史记》里也有专辟的《刺客列传》,不同的是,《史记》里,这些刺客有名有姓的单独列在单独的章节,而《资治通鉴》刚分别记载在不同的年份。前面说的豫让只是其中之一,今天说的聂政又是一位。
公元397年3月,韩国宰相侠累为刺客所杀。
侠累跟濮阳的严仲子之间因为朝事政见不合,结有大仇(《资治通鉴》没说为啥结仇,《史记》也只说因为廷争,反正两人有不解之仇),于是,严仲子在河南轵邑有一个人叫聂政,勇猛过人,于是备了黄金二千四百两(百镒)去给聂政的母亲祝寿。礼物贵重,聂政当然要问原因,听到严仲子要让他去杀侠累时,聂政说:“母亲在堂,我要照顾她,现在不能随意牺牲自己。”(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随后不久,聂母逝世,聂政接受请求,开始暗杀行动。
那一天,侠累正在宰相府主持大型会议,警卫森严。聂政象闪电一样,突击而入,在众人的惊愕中,举刀直刺侠累咽喉,侠累中剑而亡。
这一点资治通鉴的记载原文是这样的: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简洁到了极致。这与《史记》的刺杀过程是一样的,《史记》的记载是这样的: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细看,只是断句不一样罢了,后世的刺杀是一个刺,指刺杀这个过程,古汉语里不一样,刺就是指刺杀这个过程了,而杀,就是指刺杀的结果了,侠累已经被杀死了。《战国策》的记载略有不同,但总之,侠累是被刺死了。
刺杀完毕之后的事情才惊心动魄!
聂政完成刺杀之后,又击杀卫兵数十人,眼见不能逃走,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自己用剑划烂了自己的脸面,挖出了自己的眼睛,自己剖腹取出了自己肠子,然后死掉了。这比日本所谓的剖腹境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聂政是完成任务后的英雄举动,日本的武士道剖腹则多是失败后的自责与逃避。
聂政为啥要这样做呢?后面的事更加惊心动魄!
韩人捕得聂政的尸首之后,暴尸大街,悬赏追查这个人是谁,谁提供线索,赏千金,很长时间没有人知道。
其姊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柰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
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这跟《史记》的记载略有差别,《史记》中的聂荣没有这么强悍,她只是在弟弟的尸体旁大声喊了三声“天啊”,于是悲伤过度死掉了。司马光其实也没有说她自杀,但把悲伤过度的死法隐晦掉了。显然,说自杀,更强悍些。总之是死了。
弟弟为了保护姐姐自己毁容、挖眼,姐姐为了弟弟不惜身死,何其让人赞叹!
插叙小故事:绝世名曲《广陵散》与聂政
关于聂政的故事,其他书里有不同的版本,虽然传说的成分比较多,但似乎流传的更加广泛些,其中一个版本记载于《太平御览》,就是关于那道曲子《广陵散》的,不过不是刺杀的侠累,而是韩王,原因是家仇,也不是被人所雇,似乎杀人的目的更单纯些:
聂政还没有出生时,他的父新是给韩王铸剑的,结果剑没有铸成,韩王杀了聂父,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聂政习武学剑,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王宫。遗憾的是,首次行刺未成。于是聂政逃进泰山,与仙人习琴。怕被人认出,就改变容貌。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还拔掉(或者说击落)所有牙齿。(读完前面章节的朋友约摸知道,这些是豫让的事迹)结果没有刺杀成功,逃出了韩国,后来,入山得遇仙人拜师学琴,苦练十年,弹得一手好琴,辞师回韩国。
聂政重回韩国,弹琴时观者成行,马牛止听(这种弹琴的成就,后世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何足道弹琴时,为了形容琴音美妙,也用到这样的情景)。聂政弹琴的名声大起来之后,韩侯下旨召聂政进宫弹琴。为避开禁卫搜查,他把利刃藏在琴内,神态自若步入宫内。面对自己的杀父仇人,聂政使出浑身解数抚琴弄音。仙乐般的琴声,让韩侯和他周围的卫士们听得如醉如痴,都放松了警惕。聂政见此时机,抽出琴内短剑,猛地一扑(这一扑,后世的形容有一个剑招叫“白虹贯日”),韩侯猝不及防,当场被刺死。聂政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无人能辨刺客是谁。
后世为纪念他,传有《聂政刺韩傀曲》,其实就是《广陵散》,这首曲子被琴家广为弹奏,据说弹得最好的是魏晋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用以表示对聂政的敬仰。后来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广陵散》失传,前不久的电视剧《琅琊榜》里曾提到此曲谱,只是传说,不必当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