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9 05:22:25
阅读:

何为气节?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有了它,孟子说人就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若没有气节,就是任人摆布的行尸走肉;民族没有气节,就是任人宰割的弱势群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以身作则垂身示范,将个人气节演义得淋漓尽致;文天祥有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舍生而取义,将中华民族的气节光辉秉如日月!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自然界的其它生灵也有气节极佳者,如中国文人崇尚的“梅竹菊松”,它们都不畏严寒,脚下踩千里冰霜,枝上迎纷纷白雪,万树寒无色之时,此四者傲骨迎风,令人慨叹!他们被中国文人视为精神偶像,一生珍之、爱之,朝夕相处以至于格物致知,知之精确行之明觉,“梅竹菊松”的气节已渗入中国文人精神世界。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郑思肖,南宋亡后,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寒菊》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花开不并百花丛”诗的开头诗人点题说:“有种花不在春天里与百花争艳”,开而不并的独立意识使读者直接联想到了气节,此花并在百花之外有傲视群雄之感,正所谓孤独必有自己的内含,这是一种什么花呢?它为什么不并“百花丛”?首句虽无一字设问,可读者读之自然而问,促使人读下去,真妙笔也!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独立疏篱趣未穷”上句提到迷一样的花,在此句里见“篱”一字,稍有诗文阅读的人就会想到触及作者灵魂的花是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千古名句,是他老人家于时光的悠然里把“菊”绑在了“篱”下。《易经•象传》曰:“君子以独立不惧!”你看此花独立在疏篱旁,不于百花争艳、不卑不惧,且在飒飒秋风里起舞弄清影自得其乐,怎能不震撼诗人气节高贵的灵魂!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以景抒情,将菊之贞节快而赞之,不弯不绕直抒胸臆,令人大感快慰,“抱香死”的气节将诗歌情感推向了高潮。万树万花之死调谢凋零,零落成泥辗作尘,唯菊花之死枝头抱香守残,也决不被北风吹落,菊之高洁、菊之傲骨凌霜、菊之孤傲绝俗,表示作者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人爱菊比陶渊明更甚,他们将菊不但种在山下、篱下,就连都城东京的街头巷尾都植有菊花,甚至皇宫内苑、寻常百姓的房舍檐下都有菊之高洁,时至今日,开封也是全世界最具规模的菊花市场、菊花种植基地。这当然与南宋内忧外患的隐痛有关,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虎视眈眈,朝廷内部奸臣当道党争残烈,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可能绕有雅兴的去爱国色天香的牡丹了。南宋诗人大多有赋菊之诗,且一篇比似一篇,难争高下,比如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些菊香、菊洁浮动的诗句,将菊之傲骨一片片、一朵朵赋予了中华儿女的代代子孙!

郑思肖《寒菊》,宁肯枝头抱香死,格菊致知,乃舍生取义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