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雨花》,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是江苏省作家协会办的很有影响的一份文学刊物。80多年前,南京一份报纸的副刊也叫《雨花》,其负责人是新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聂绀弩(1903—1986)。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也与此段经历有一定关系。
上世纪20年代末,南京有份报纸叫《新京日报》,该报办了个副刊版《雨花》,可老板并不肯花钱去请一位专职编辑,甚至常常舍不得给发表了文章的作者开稿费。眼看着这个版就办不下去了,又担心没有副刊会影响报纸销路,总编辑急得团团转,到处找人帮忙。有人便想到了聂绀弩。用聂绀弩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个“平日里就喜爱东涂西抹,瞎出风头,而又自有收入,不在乎编费之类的人”。于是不到30岁的他便被介绍来接手了《雨花》版。
从此,《雨花》上的文章几乎都是聂绀弩一人捉笔。原本报社是答应给他每月编费50元,还另有稿费若干的,但几个月后编务费就没有了,稿费也不认账了。好在,聂绀弩也不那么计较。他本身有不低的收入,以前投稿,不免仰人鼻息,现在自写自编自用,随写随刊,自由得多,所以,他写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勤,几乎是每天都有点东西发表,虽无稿费,却十分自得其乐。
聂绀弩有一份正式工作,那他怎样有时间来编《雨花》副刊呢?原来他并不去报社,每天报社派人到他那里,把报馆收到的投稿信件送过来。聂绀弩将重要稿件看完选定,根据版面编排需要,再自己动手写文章。文章全都处理好了,画好版,再交由来人带回去发排。报社那边,只要求这个版面出得来,让报纸有销路就行,其余是一概不管。
久而久之,聂绀弩对于副刊编出自己的感觉来了。他每天上班以后,首先浏览各家日报,主要是检查各家的版面是否和自己的《雨花》相同。再后来,写得多了,聂绀弩的格调也高了,一些有思想性的文章不断发表出来,形成了有独特个性的文笔。
50多年后,聂绀弩回顾说:“自己多少是因编这副刊而有了改变。”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各界都在大声疾呼反日、抗日,这时聂绀弩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却已渐渐开始不满国民党的反动和腐化,总是在自己编发的《雨花》副刊上发表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作品。南京成立“文艺青年反日会”,他当选为领导人之一,还将成立宣言在《雨花》上全文发表。
聂绀弩的这些“向左转”言行引起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注意,1934年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受党的派遣从事情报工作。在为党工作的同时,他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出版了《中国古典小说论集》《散宜生诗》《高山仰止》《蛇与塔》《脚印》等以及杂文、小说作品集。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