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词大家都写过关于边塞的作品,只说唐朝的《从军行》就不知有多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诗人写过,当然,这其中一定不乏传世名篇。即便如此,杨炯这首《从军行》也是很出名的。接下来,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塞的烽火都传到了长安城内,此刻壮士们的心中怎会平静呢?告别了皇宫,将军手里多了一道兵符,于是他持着兵符离开了。精锐的骑兵十分勇猛,他们把敌人团团围住,然后剿灭。天上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就连军旗也显得黯然失色了。狂风也吹了起来,还夹杂着战鼓的声音。我宁愿做一个低级的军官将士冲锋杀敌,也比做一个白面书生要好得多。
全诗仅有四十字,却能描写出一位书生参加战争,在边塞从军的过程,不仅揭示出作者的心理活动,还渲染了环境,笔力十分强劲有力。先来看首联,把爱国志士的热情全都激了起来。诗人没有直接说军情万分紧急,却说烽火传到了京城。通过“烽火”这个生动形象的景物,把此刻军情的危急表现了出来。
“照”字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诗人心中为何不平呢?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烽火都到长安了,怎能不着急呢?诗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笔墨之间。“自”字表现出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写出了这一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一联把整件事情的背景交代的一清二楚,一点也不含糊。
颔联写的是将军带着士兵们从京城出发,一路直达前线,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敌军。“辞”字表现出将军接到兵符之后的严肃,他清楚这件事情只能胜利不可失败,国家的存亡就掌握在他手里。“绕”字表现出将士们打仗出神入化,铁骑极具威力,将敌人包围起来,接着一一剿灭。龙城是匈奴的城都,此处指的是敌军要塞。
颔联诗人紧紧抓住了冬季的特点,用狂风和暴雪把将士们和敌人两方对峙时的紧张气氛表现了出来。前半句是视觉,在大雪纷飞的时候连军旗都看不清楚了,下半句时听觉,狂风夹杂着战鼓,这样的声势叫人震撼。这两句诗,可谓是有声有色,各有其美妙之处。
诗人别出心裁,用象征着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将士们同敌人搏斗时的那种英雄无畏的精神,在战鼓声的激励下,将士们勇往直前,场面十分悲壮激烈。尾联是这首诗最有名的一句诗,表达了初唐时期广大的知识分子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他们不想在国难当头之时碌碌无为。读完这句诗,有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弥漫在心间。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能把丰富的内容全部表现出来,由此可知诗人的才华。他先是抓住了整个过程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片段,并做了十分形象的描写,关于书生是如何投笔从戎、告别父母的,这一路上都发生了些什么,诗人一概没写。紧接着,诗人用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就这样持续发展与前进。比如第三句写的是告别京城,第四句写将士们包围住敌人,又把激烈的战争场面表现了出来。奇怪的是,这种跳跃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生硬。
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诗人的想象罢了,现实中的他恰恰就是那位书生,整天只会研磨写字。但是,诗人这种令人惊奇的想象力也不是常人能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