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评书演义的朋友,都会很熟悉“潘仁美”这个名字,一提起他,总会念起他陷害杨家将,致使杨业杨老令公怒撞李陵碑、血洒金沙滩。那么,潘仁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事实上,说书人口中的潘仁美,主要事迹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潘美。与故事中不同的是,潘美并非文官,在其一生中主要担任的都是武官。潘美也不是什么奸臣,大抵来说,算是北宋的忠臣良将。不过,杨业之死,确实是和潘美有关。
1 胆识过人,巩固河山
潘美在真实历史中,是宋太祖的心腹爱将,与曹彬齐名,历经太祖太宗两朝,为宋朝的建立和政权巩固,立下赫赫战功。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少年时便胸怀大志,“立功名,取富贵”。在周世宗做开封府尹时,潘美投身帐下,凭借着军功逐步提升。在此之时,潘美便与赵匡胤结识,赵匡胤非常器重潘美,对其厚待,因此,潘美也对赵匡胤是忠心耿耿。
赵匡胤刚发动陈桥兵变,还没焐热身上的黄袍时,潘美便以胆识,为赵匡胤的皇位赴汤蹈火。赵匡胤身在陈桥驿,派遣潘美回京城去见宰相范质、王溥。
此时的开封府仍是后周都城,虽然有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做内应,但宰相范质、王溥倘若坚决不从,即使不能阻止赵匡胤回京师,但杀一个使者潘美还是绰绰有余。然而潘美不仅不畏困难,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赵匡胤称帝的消息“谕旨中外”。
赵匡胤初即位时,有个地方将领叫袁彦,凶悍异常,嗜杀贪财,手下兵强马壮。宋太祖担心他会造反作乱,又派遣潘美去做他的监军,以便图谋。
潘美接到命令后并没有害怕,而是单骑前往袁彦军中,传达皇帝的旨意,并用“天命所归、宜修臣职”的大道理,说服袁彦入朝拜见宋太祖,使得太祖大喜,称“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由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潘美是个有勇有谋的人,面对单枪匹马的困难,敢于去面对,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机敏和口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帮助赵匡胤巩固政权,因此受到了赵匡胤的格外赏识。
2 赫赫功勋,百战名将
在赵匡胤平定天下的征战中,潘美也积极参与,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潘美在湖南做潭州防御使时,不仅击败了南汉的进攻,还平定了从唐朝时一直侵扰湖南的溪峒蛮獠(南方少数民族)。
开宝三年,赵匡胤封潘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带兵讨伐南汉。潘美作战勇猛,节节胜利,很快就打到离南汉都城广州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当时,南汉后主刘鋹布置十五万兵马严守山谷。
潘美观察局势后,和手下将领商议,分析敌军用竹木做成栅栏,如果采用火攻,必然可以取胜。于是,潘美派了几千个壮丁,每人手持两个火炬,潜伏在栅栏前,到了晚上,万炬齐发,正好赶上大风,一下子把敌军的栅栏烧了个干干净净。南汉军大乱,潘美因此大胜,长驱直入,攻下广州,擒获了刘鋹。
开宝八年,赵匡胤派曹彬、潘美等领兵进攻江南的南唐政权,当时战船尚未完全准备好,潘美下令说:“我接受了陛下的诏令,带领几万精锐将士,这是一定要取胜的,怎么能受限于一衣带水呢?”于是潘美发动渡江突袭,首战大败南唐军队。
曹彬和潘美经过几次大战,最后平定南唐,潘美因战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宋太宗即位后,潘美作为开国大将,依旧深受信任,官职逐渐高升,做到了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
3 晚年昏聩,终成污点
雍熙三年,宋太宗决意北伐契丹,此时的潘美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因此战成为千古罪人,被后世描绘成一代权奸。
雍熙三年的局势,从表面上来看,是适合北伐的,而且朝廷上北伐的呼声也很高。当时,辽景宗刚刚去世,圣宗年幼,萧太后执政,对宋采取守势。于是宋太宗布置了三路兵马北伐。
东路由曹彬、崔彦进带领,率主力军北上,直取幽州,牵制对方兵力;中路由田重进率领,出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带领,出雁门,乘虚取云州,然后和东路会合,一起攻打幽州。这样的布局,看似精妙,但实际配合起来,并不容易。
最初,中路和西路节节取胜,捷报频传,然而东路曹彬拥兵虽多,但战果并不大。一些东路的将领开始有了急躁情绪,致使曹彬做出错误决策,第二次进攻涿州时,受到辽军伏击,一战惨败。
东路撤退后,中路和西路如果继续作战,必然会处于不利局势,于是宋太宗下令他们撤退。中路很稳当地撤回去了,然后西路在撤退时却遭遇了大难。
西路的副帅杨业建议躲避敌军锋芒,先撤出三州的百姓,再撤出大军,然后再用劲弩守住险要山谷断后,这样一来便可保全军民。但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监军王侁和刘文裕的强烈反对。
关于他们的反对,其实并不是因为针对建议本身,而是针对杨业本人。杨业原本是北汉将领,归顺宋朝后,因为镇守北境,多次击败辽国,受到宋太宗的重用。当时很多北宋宿将妒忌杨业,纷纷上书恶意中伤他,但宋太宗不仅不处罚杨业,还对杨业优渥有加。可这样一来,更引起了那些将领的不满。
王侁和刘文裕反对杨业的理由,大抵上是出于这种妒忌心理,他们要求杨业领兵正面对抗辽军。此时,潘美作为主帅,也认可了王刘二人的想法。杨业立马指出这样一定会失败,可王侁却讥讽道:“君侯不是号称无敌吗,怎么遇到了敌人挑衅反而不敢出战,难道是有别的志向吗?”如此一来,杨业被逼无奈,只好出战,并请求潘美带兵在陈家谷口接应。
杨业兵力远少于辽军,与辽军交战一天后败退,可是当他到达陈家谷时,竟然没有看见援军,此时辽国大军追了上来。结果,杨业被生擒,其子杨延玉、副将王贵都战死。
原来,王侁等人到达陈家谷时,以为杨业早已取胜,便擅自离开陈家谷,想前去争功。结果只走了二十多里路,就传来了杨业战败的消息,吓得赶紧逃窜,导致杨业无人接应,全军覆灭。
杨业被俘后,坚决不降,最后绝食而死。消息传到宋朝,满朝震惊。宋太宗大怒,将王侁、刘文裕除名发配远方,潘美连降三级。
诚然,杨业之死,潘美作为主帅,难辞其咎,但他并非首犯。因为致使杨业之死的建议是两位监军提出来的,从处罚上来看,王刘发配,潘美降级,也算得上是合理。当然,这里也不是要给潘美洗地,潘美支持王侁,也是可能出于妒忌杨业。总之,他在此战中的表现,是不合格的。
终潘美一生,作为一个武将,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临老不慎,误害杨业,留下污点,被后世说书人所放大,给塑造成一个处处和杨家将作对的权奸,这就实在是诬陷了。
文:城郊牧笛声
参考文献:《宋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