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古代,有不少的人才一心求仕,希望能够在官场上大展一番宏图,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在官场之中被那些污浊的泥沙给掩埋了。虽然在官场上他们始终郁郁不得志,但他们却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收获了诸多美名。
宋代的欧阳修就是这么一个郁郁不得志却又在文坛上如沐春风的人。虽然在官场上屡屡被贬,但他却并不为此苦恼,甚至整日闷闷不乐。反而,他却在文坛上展现出自己积极的一面,为宋代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欣欣向荣的风气,影响了很多人。
漫漫求学路
欧阳修的早年人生是十分贫苦的。他的父亲虽然在一方土地上担任官职,但很不幸,在欧阳修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世。至此,他们家中的顶梁柱便塌了,他的母亲带着年幼的他投奔他的叔父那里。
孤儿寡母的生活自然是异常艰辛与清苦的,虽然他们母子二人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但是他的母亲却从未在教育上苛待过欧阳修。由于生活十分地艰辛,他们没有多余的金钱去购置笔墨。他的母亲为了教欧阳修识字,就以灰土为纸,芦苇杆为笔,在灰土上写字教欧阳修识字。这个故事在后世也被称为"画荻教子",在民间广为流传。
虽然日子清贫,但欧阳修求学的心却是异常火热的。在没有钱买书的情况下,他就经常跑到城南的一户李姓人家借书。这户李家家中有很多的藏书,这也很大程度地满足了欧阳修的求知欲。就这样,欧阳修的学识与眼界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与开拓。
聪颖的欧阳修每每阅读书籍,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除此之外,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了他极高的文学水平。据传,他在幼时就能够写出不输成年人的诗词文章,让很多人都对他另眼相看。
迈入仕途
科举取仕一直都是古代学子的梦想,欧阳修也不例外。虽然最后欧阳修高中,但其实他在他的科举路上也走得颇为艰辛。
古代的学子都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才能够进入殿试。然而,欧阳修在殿试之前的一些考试走得并不顺,他也因此停滞不前。
欧阳修第一次的解试并没有通过,原因是他忘记了对文章进行押韵。但第二次他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成功地通过了解试。接下来,他就有机会去参加省试了。但不幸的是,他的省试却没有通过。
但有才的人终究不会被埋没。欧阳修看见省试无望,就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了当时的学者胥偃。胥偃看到欧阳修的作品后,被欧阳修的才华给深深吸引,甚至还不惜让欧阳修拜入他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
胥偃看到这么有才华的人却被埋没,十分可惜。后来,胥偃就找到一次机会让欧阳修能够参加国子监的解试,通过这条路来通往殿试。欧阳修果然不负胥偃的期待,中了国子监解试的第一名。后来,他在省试中也获得了第一名,在殿试中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就此,他的为官生涯就正式地开始了。
屡被贬谪
欧阳修一向都与范仲淹交好,但他也因此在仕途上受到了很多阻力,屡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
当时宰相吕夷简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他在用人方面只考虑是否让他满意,而不考虑这个人本身的才华。因此,这对政治造成了诸多弊端。范仲淹看不惯吕夷简的做派,于是便上书弹劾吕夷简。然而,范仲淹的做法不仅得罪了吕夷简,亦使宋仁宗大怒,范仲淹就此被贬。
当时有一位名叫高若讷的人,对此局面他不仅不去缓和,反而从中作梗,对范仲淹落井下石。散步谣言,污蔑范仲淹的清誉。欧阳修看到这种局面十分气愤,就对高若讷写了一封《与高司谏书》,指责其搬弄是非,污损范仲淹清誉的无耻行径。
高若讷面对欧阳修的指责自然十分愤怒,为了报复欧阳修,他就将这封信上交给宋仁宗,并且指责欧阳修是朋党。党争历来就是宋仁宗所厌恶的事情,因此,欧阳修也被贬到了夷陵。
后来,由于范仲淹与吕夷简的斗争得到缓解,范仲淹被重新启用。欧阳修也因此重新得到了重用。他们还一同推行了庆历新政改革。但很不幸,庆历改革推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扼杀在襁褓之中。与之有关的官员都相继被贬。
欧阳修面对这样的情状,心中义愤难平。于是,他就上书宋仁宗,恳求宋仁宗能够分辨真正的小人,希望宋仁宗能够对范仲淹一干人等网开一面。
然而,这次上书非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给欧阳修带来了灾祸。他被贬到了滁州去担任太守。而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也是他在滁州担任太守时所完成的。
闪耀于文坛
欧阳修特别推崇古文运动,他也为古文运动的发展尽了很多力量。他极为推崇那种能够用一种简洁明快的方式表达自己意见的文体,提倡文章要做到平易流畅的特点。他还提拔了很多善于这种古文的人才,譬如苏轼、苏辙、曾巩等。为古文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除了推崇古文运动外,他为史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曾奉命编修《新唐书》。除了官方编撰以外,他私人还编写了七十四卷《五代史记》,这也被后来的人命名为《新五代史》。
结语
虽然幼时过得十分地不易,但欧阳修却从未停止对知识追求的步伐。纵然在仕途上屡遭不顺,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这种坚守内心的最为本质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并且坚守的。
但欧阳修却做到了。我想,也许正是他这份难能可贵的品质,让他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仍能够保持初心。正因如此,他也才能够在文坛上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