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05 22:51:05
阅读:

东汉是历史上外戚、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时期。从公元25年刘秀建国,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立国195年。但从东汉中期,即公元89年汉和帝即位起,至公元189年汉献帝即位,一百年间历殇帝、安帝、前少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共十一位皇帝,都是年幼主少。皇帝年少,依靠母后家族执政,形成外戚掌权局面;皇帝长大后想夺回权利,就依靠宦官清除外戚,又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整个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彼此争斗残杀,交替专权擅政,形成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为严重的争权“怪圈”,史称“戚宦之争”。近百年间,东汉外戚、宦官两大集团共进行了六个回合的争权较量,最后两败俱伤,直接把东汉送上了穷途末路。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一回合:和帝时期,郑众除窦氏家族,开宦官专权先河

汉和帝即位时只有九岁,其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父亲早亡,就将其哥哥窦宪提升为大将军、侍中,掌管朝廷兵权和机密;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家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朝政全部把持在窦氏家族手中,他们在朝廷大肆安插党羽,独断专横,结党营私,强取豪夺,为所欲为。史载“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朝臣上下莫不附之,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后汉书·窦宪传)。

窦宪不仅到处掠夺百姓的田产,连汉章帝妹妹沁水公主的田产都敢侵夺,沁水公主惧怕窦宪,只好忍气吞声。和帝有一次召见窦宪,一些攀附窦氏家族的朝臣甚至公开议论要称窦宪为“万岁”,幸亏尚书韩棱大声斥责才制止住。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窦宪

窦氏家族的骄横跋扈搞得民怨沸腾,正直朝臣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据统计,仅不到五年时间内,朝臣们就上书十五六次。终于引导起了和帝警觉。但朝臣大多依附于窦氏,于是他想到了与他日夜相处的宦官郑众,密谋诛除窦氏外戚。

郑众“为人谨敏有心机”——谨慎机敏有心计,深受和帝刘肇信任。他秘密联系了为人正直、平时不肯与窦氏为伍的司空任隗和司徒丁鸿。趁窦宪外出征战之机,提拔丁鸿任太尉兼卫尉,负责军队调动和皇宫保卫。窦宪回来后,丁鸿趁其不备,将窦氏家族一网打尽,或诛杀,或迫其自杀,窦氏外戚集团彻底清除。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郑众开东汉宦官专权先河

郑众因“受谋”之功被封为鄛乡侯,并从此开始辅佐和帝处理政务,成为东汉第一个参与朝政大事的宦官。不过,郑众并无专权野心,他辅佐和帝,主要是想帮助和帝成为一代明君。“中官用权,自(郑)众始焉”“由是常与议事” “一心王室,不事豪党”(《后汉书·郑众传》)。郑众为人比较廉洁,朝廷封他好多官职,他都主动拒绝,只领受了大长秋一职。

第二回合:安帝时期,宦官李闰、江京诛邓氏,宦官得势

公元106年,汉和帝病逝。和帝皇后邓绥是个很有才能,又嗜权如命的人。为了能达到临朝目的,邓绥立出生仅百天的殇帝刘隆即位,尊邓绥为皇太后。不到一年,殇帝病亡,素有政治野心和执政能力的邓太后不顾非议,又立13岁的安帝继位,自己继续临朝称制,并重用邓氏宗亲辅政,开始了新一轮的外戚专权。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邓绥是一代政治家

邓太后执政期间,邓氏家族权势日隆,她的哥哥邓骘任大将军,其他兄弟皆任要职,把持朝政。安帝成年后,嗜权如命的邓氏久不归政。郎中杜根上书劝谏,邓绥大怒,下令将杜根捉到宫殿,装在袋子里当众杖杀。幸亏执法者故意轻打,才偷偷保全其性命。还有一名叫成翊的官吏,也是因为上书劝邓绥归政,被投入监狱。

邓氏专权早就引起安帝的忿恨,无奈邓氏权势太盛,安帝只好忍耐。公元121年,执政近20年的邓绥病亡。被压制已久、27岁的安帝终于亲政,很快就联合李闰、江京等宦官,以谋反罪名先后逼令邓绥家族七名为官者自杀。李闰、江京、樊丰等宦官因诛除外戚有功,均被晋升,宦官集团又走上了专权前台,并和新的外戚集团相互勾结,共同参与朝政,形成短暂的戚宦合作,共同把持朝政,“扇动内外,竞为侈虐”(《后汉书》)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汉安帝剧照

第三回合:顺帝时期,“孙程暴动”除阎氏,宦官先败后胜

安帝亲政后,安帝氏家族逐渐得势。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等,“并为卿校,典禁兵”(《后汉书》)。阎皇后骄奢横暴,贪婪权势,为了长期专权,唆使安帝将太子废为济阴王。不久安帝死于出巡途中,“欲久专国政”的阎皇后,和其兄弟及宦官江京、樊丰等人密谋,秘不发丧,赶回洛阳后才发布消息,并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拥立年幼的北乡侯刘懿为帝,史称 “前少帝”。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

新帝即位后,阎氏集团为了独揽朝政,开始排挤宦官势力,先后处死了权阉樊丰等人,江京等宦官势力太弱,只好暂时依附于阎氏外戚集团,但戚、宦矛盾并没有消除,因为废太子、立少帝不得人心,外戚、宦官集团都在私下里密谋择立新君。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汉顺帝

少帝即位不到一年就病亡。以孙程为首的十九名宦官欲迎立废太子刘保,他们截断单衣为誓,先下手为强,少帝死后第八天,就带兵冲入内廷,将阎氏兄弟及依附于阎氏的江京等人全部诛杀,迎立汉顺帝刘保即位,史称“孙程暴动”,宦官终又得势,因拥立之功,十九名宦官全被封侯,宦官集团再度把持朝政。

第四回合:桓帝时期,宦官单超等“五侯”诛梁氏,开始长期专权

汉顺帝成年后,立梁妠为皇后,其父梁商、兄梁冀先后封为大将军,梁氏外戚势力又开始急剧膨胀,开始把持朝政。顺帝死后,冲帝、质帝、桓帝均为梁氏操纵。桓帝刘志即位后,梁冀又将另一个妹妹立为桓帝皇后,梁氏姐妹二人分别成为皇太后和皇后,梁氏家族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朝政全部落在梁冀手中。

史载:“(梁氏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梁冀)在位二十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后汉书·梁冀传》)。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梁冀

梁冀飞扬跋扈,骄横狂妄,结党营私,任人唯亲,亲属党羽布满朝廷内外,百官升迁皆出其口,梁冀还强迫几千人为自己的奴啤,称为“自卖人”。 群臣朝会时,单独设座,位在三公之上。即使这样,梁冀都不满意。桓帝心怀怨恨,却无可奈何。

159年,梁氏二后先后去世,桓帝认为除去梁氏的时机已到,趁如厕之机,偷偷与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名宦官啮臂出血为盟,决定诛除梁氏及其党羽。经过精心谋划,宦官率禁卫军突然包围了梁冀府第,梁冀畏罪自杀。家族亲信及党羽全部被诛。梁氏“中外宗亲送诏狱,无长少皆弃市”“其他所连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余人,朝廷为空” (《后汉书·梁冀传》)。

铲除梁氏外戚集团后,单超、徐璜等五名宦官同日封侯,史称“五侯”。其他八名宦官封为乡侯。“五侯”等宦官集团从此得势,权势日盛,恃宠放纵,其亲属党羽也鸡犬升天,狐假虎威,单超后来甚至升为车骑将军,宦官势力取代外戚,擅权贪腐,东汉自此进入宦官长期专政时期。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单超等五宦官同时封侯

史载“自是权归宦官,朝政日乱矣”“五侯宗族宾客虐变天下,民不堪命”(《后汉书》),祸乱朝政比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五回合:灵帝时期,宦官曹节、王甫诛窦氏,“十常侍”登上专权前台

桓帝死后,因其无子,皇后窦妙和父亲商议后立12岁的灵帝刘宏即位,窦太后和父亲大将军窦武主掌朝政。鉴于宦官势力猖厥,祸乱朝政,窦武“既辅朝政,诛翦宦官之意”计划“斥罢宦官”“悉诛废,以清朝廷”(《后汉书·窦武传》)。

于是,窦武在窦太后的支持下,联合太傅陈蕃等正直朝臣,首先诛除了“颇具才略,专制省内”的宦官管霸和苏康,之后打算继续诛除宦官头目曹节、王甫。不料消息走漏,宦官集团抢先下手,劫持了灵帝和窦太后,然后假传诏令,捕杀窦武、陈蕃等朝臣。陈蕃被处死,窦武兵败自杀。外戚窦氏及参与谋除宦官行动的朝宦“皆夷其族”。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窦妙皇后

而以曹节为首的一大批宦官则封侯受赏,张让、赵忠等十二名宦官都进入中常侍之列,史称“十常侍”。终灵帝一朝,“十常侍”宦官集团权势熏天,完全控制了朝政,东汉政权更加昏暗腐败。

第六回合:少帝时期,外戚、宦官大决战,双方同归于尽,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汉灵帝一朝,宦官集团一直把持朝政。180年,何氏立为皇后后,其兄何进晋封大将军,何氏外戚势力开始兴起。为了牵制国舅、外戚大将军何进,汉灵帝在西园设置西园军,任命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西园军指挥权,袁绍、曹操皆在其手下任职,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此举自然引起了何进的不满,戚、宦矛盾再此产生。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汉灵帝与何皇后生有嫡长子刘辩,但灵帝看不上刘辩,所以一直没立太子。病亡前,他召蹇硕进宫,嘱托蹇硕以后立庶子刘协为帝。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汉灵帝刘宏

灵帝死后,蹇硕想杀掉何进,扶立刘协,就让何进进宫议事。不料被手下人泄密,何进返身离开,随即与何皇后扶立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称制,何进辅政。何进早就痛恨宦官专权乱政,加之蹇硕又图谋害他,现在大权在握,就想除掉蹇硕。袁绍虽然在蹇硕手下任职,却是何进的心腹,就建议何进借机将宦官彻底清除。

蹇硕得知消息,就偷偷联络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宦官集团,想诛杀何进。结果又被内部泄密,何进大怒,马上捕杀了蹇硕。但他对诛除“十常侍”集团却心怀畏惧,所以一直犹豫不决,何太后也不支持。袁绍为使何进早下决心,提议密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帮助诛除宦官集团,何进这才下定决心。

正愁没有借口进京的董卓接到命令,马上以声讨宦官的名义,率兵往京城进发。张让、赵忠等宦官知道末日来临,就连忙召集几十个宦官私带武器,趁何进进宫时,假传太后诏令,将其骗至偏宫,一刀砍下了何进脑袋。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袁绍

何进被杀后,袁绍率兵关闭宫门,指挥士兵大肆捕杀宦官,看到没有胡须的就砍,皇宫内血流成河,尸体遍地,有些没有胡须的官员也被杀死,有的为了证明不是宦官,只好脱下裤子,露出下半身才幸免于难,史载:“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后汉书》)。这场大屠杀,死了二千多人。张让等人遂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仓皇外逃,不久被追兵赶上,张让投河自尽。

东汉王朝最后一次“戚宦之争”以双方同归于尽落幕。从凉州赶来的董卓率先挟持了刘辩与刘协,同年九月,董卓废刘辩改立汉献刘协即位,袁绍、曹操等纷纷逃离洛阳,联合讨伐董卓,诸侯并起的三国时代拉开帷幕,由刘秀一手创建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董卓

从汉和帝开始,持续百年的“戚宦之争”,导致东汉朝政腐败,政局动荡,民怨沸腾,加重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最后终于出现大规模民变,把东汉王朝推向了不归路。

东汉“戚宦之争”表面上看,只是因为皇帝年少而引发的外戚和宦官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但其实质上却是皇权与士族地主阶级间的政治斗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在专制制度下的尖锐表现。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了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主的“三公”权力,使得经常担任内朝官职的外戚或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给外戚和宦官专权创造了条件。

东汉政权是在豪门士族的拥戴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皇后多是豪门士族出身,外戚势力基本上就是豪门士族的代表,士族和外戚势力的发展,势必会削弱皇权。统治者为了不使大权旁落,就不得不借助宦官势力打压外戚;宦官势力崛起,又反过来剥夺了君主和外戚的权力,一旦时机成熟,外戚势力又会卷土重来,从而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参考史料《后汉书》)

相关推荐

  • 史无前例的“戚宦之争”:百年六次大较量,终将东汉王朝送上末路

    啮臂为盟,皇帝年少,依靠母后家族执政,形成外戚掌权局面;皇帝长大后想夺回权利,就依靠宦官清除外戚,又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佳句赏析
  • 史书‖《史记.七十列侯.孙子吴起列传》

    啮臂为盟,《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佳句赏析
  • 为什么总拿王朗和华歆比?《世说新语》德行12、13

    华歆王朗,《世说》这两则都是关于华歆与王朗的比较,文意似要扬华抑王,然而…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诗词赏析
  • 精选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 运用在文章中有画龙点睛效果

    画龙点睛文言文,精选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运用在文章中有画龙点睛效果有句话叫做“大道为简”。诸如唐诗宋词有好多很有意境和工整的诗词,细细品读,不仅提高文化涵养,还有让自己放松在古人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松静自然的气场下,你的身心得到休整,思考得到释放,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状态。

    诗词赏析
  • 语文 全国通用版 文言文翻译

    为学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

    文章阅读
  • 【国学说】张九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诗词音频◆◆◆译文海面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⑵“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文章阅读
  • 读资治通鉴札记308 项庄舞剑 以舞相属

    沛公至咸阳,沛公旦日【按:早来,这是请罪的意思。】从百馀骑【按:带的人少,虽然表示自己没有其他意思,也就是防备项羽的意思。】来见项羽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按:没有料到。说明自己是无意取咸阳的,也就是无意与项羽为敌。】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佳句赏析
  • 为虎作伥的传说:警惕你身边的小人

    为虎作伥,所谓“为虎作伥”,都是说有一种伥鬼,在老虎吃人前,给老虎打头阵,或是排除危险,或是吸引猎物,总之是要当老虎的助手。但是老虎死了之后,伥该怎么办?不同的伥是不一样的。有些伥在老虎死后,会立即脱离了人身依附关系,而到别的地方去。

    文章阅读
  • 写作素材——100条画龙点睛的古语名言

    画龙点睛文言文,100条画龙点睛的古语名言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97.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诗词赏析
  • “狼狈为奸”,请问你见过神兽“狈”吗?

    朋比为奸,狈这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尽管甲骨文的“狈”字有两款,但每一款均将“贝”置于狗尾巴尖上。金文的“狈”字承接甲骨文,只是演变为左右结构。楷书缘此而来,写作“狈”。“狈”,在文字学典籍中一直被释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