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书协主席苏士澍在相关媒体发表言论,斥责“丑书”,表示:“要绝草书丑书,必先打下几只败坏草书文化的老虎和苍蝇,以净书坛。”苏主席对丑书明确的反对态度可谓是赢得了大片书法爱好者的心声。但苏主席对丑书并没有做出专业的解答,只是大而化之的申明要“净书坛,就要绝草书丑书”。那么到底怎么样的算是“丑书”,我该如何理解一件书法作品的“丑”与“拙”呢?各位看官,不要着急,且看小编一点点细细道来,绝对专业,绝对有味儿!
一、走出四大误区,认清丑拙之书的真面目
之所以出现对"丑书"的话题议论纷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人们缺乏对"丑"与" "拙"的真正了解,或自己误解,或被奸人误导所致。如果人们都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美丑巧拙,也就不会再去议论所谓"丑书"的话题了。
虽然丑的原意是相貌难看(跟“美”相对)或使人感到讨厌的或可耻的,拙的原意是头脑愚笨(跟"巧"相对)或粗俗的或粗劣的,皆无正面意义,却仍有一些居心不良者在恶意渲染"丑""拙"对书法艺术的重要性,而由于人们缺乏对真书法理论和真书法技法的了解,便易于被其欺骗而误入歧途。所以,想要认清丑拙之书的真面目,就必须走出以下四大误区。
1、当今肆意横行的丑书是什么来历?
由于一小撮掌握话语权的急功近利者欲哗众取宠,却因其皆智能底下而没有能力标新立异,便无耻地对日本人井上有一的所谓艺术生吞活剥。当今以丑为荣的伪书法家们,几乎皆滥觞于井上有一。其风格虽然与日本人井上有一脉相承,却皆不愿认之为祖。其之所以不愿承认日本人井上有一为祖,表面上看是因为虚荣自大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结在作祟,实际上是因为井上有一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搞书法,他与同仁结成“墨人会”,声称:"我们不是书法家,而是要为墨而生存,让墨迹生辉!"至于井上有一的所谓生辉的墨迹之风格,也并非其原创,其只不过是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在东方的变种怪胎而已。
井上有一
由此可见,当今以丑为荣的伪书法家们若承认日本人井上有一为祖,则等于承认自己搞的所谓丑书就是超现实主义绘画,根本就不是书法。
2、"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真面目
傅山所言:"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则因其不懂书法真笔法而不可与古巅峰者得齐,为了掩饰其短处,便抛出此等只要求如此却说不出为何如此的荒谬论调。明白了以上道理的人,如果再遇到依其相同的套路,提出:"宁啖腐臭之垃圾毋食美味之佳肴"却不能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荒谬论调时,就不会轻易上当了。
傅山作品
3、什么是"大巧若拙"
至于《老子》的"大巧若拙",其本意虽然没错,但是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恶意曲解,再加上一些学识短浅的人进行随意误解,所以也能产生一些混乱。只要人们弄明白了所谓"大巧若拙",便是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其只是像拙而不是拙,拙的负面意义并未改变,就不会再有误解了。
4、所谓“谦虚”之美德都是为了获得名利
最难走出的误区,却是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天经地义的。要走出此根深蒂固的误区,就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诚实,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的美好品德。真正具有诚实美德的人,便不可能同时具有另一个所谓美德:"谦虚"。下面就来看看另一个所谓美德:"谦虚"的真面目。因为庸才说自己的低劣之作是丑拙之作并不是所谓谦虚,所以只有技艺高超者故意贬低自己的技艺高超之作是丑拙之作才是所谓谦虚。由于自古以来多有技艺高超者以丑与拙为自谦之词,故易使人误将丑拙与技艺高超混为一谈。
因为古今之主导者为了维护其地位与虚荣,皆以名利为诱饵,引诱技艺高超者要以谦虚为美德,而所有技艺高超者的所谓谦虚之举都是为了获得名利,上下臭味相投便一拍即合,所以"谦虚"也就成为所谓美德了。因为技艺高超者贬低其技艺高超之作的所谓谦虚举动,也只是为获得名利而曲意逢迎时使用的伪装,所以丑拙只是因为具有负面意义才被其使用的伪装,其只是利用了丑拙的负面意义,而根本没有改变丑拙的负面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小编想各位书友应该可以对一些伪装成书法的“丑书”能分辨了,吧!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丑书”的缘起及其与“拙”的区别。
二、“丑”与“拙”的缘起及其区别
每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不能把你看不懂的就称之为“丑书”,我们要懂得什么是“丑”什么是“拙”?下面我们就简单聊聊“丑”与“拙”:
1、丑书概念的缘起
明末傅山曾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等等,此话其实是针对赵孟頫妩媚绮丽的书风而言,而非书法理当以丑为上,并且傅山晚年对此言也有幡悟。
书随时代见精神,一个时代的书风也能集中体现一个时代的特点,清康有为以来,破除帖学迷信,崇尚碑学朴拙风貌,一时学书者得窥见未有之大观,“丑书”自此发轫。
2、外行人眼中的丑书
中国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能融入创作者的情趣以及意志与感悟,能体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与情趣表达,并有对真正性灵体验的感知,而非只知道四平八稳,工稳不拙,除此之外,皆是丑书。殊不知真正工稳作品中的精微变化也是外行人难以理解的。
3、当代的“丑书”
十年期间,极左思潮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之作,强调推陈出新,注重视觉效果,形式繁复忽视了书法本身,书之一道,渐渐成为了视觉艺术,从而“唯观神采,不见字形“。
所谓的”丑书”,其创作者实际是有所追求,有所创新,其艺术成就也是见仁见智,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艺术的创新应该是渐进式,有所传承有所发展,而不是畸变式的,名曰书法艺术,呈现给观众的却是一簇簇乱七八糟的线条,这种刻意为之的背离了书法本源的创新之作,实在不该戴上书法的帽子,而应该直接称之为墨线艺术更为恰当。
书法的″丑",并不是讲字写的难看。而是说缺乏功力与法度,在此情况下的所谓"个性""风格"。丑书的特征,一是只知横直,无转折,二是偏平如蛇行,三是缺少点划之形,四是只写大字,五是不讲结体,六是心情急燥,七是只顾自己的感受,私欲太重,八是讲临摹头头是道。九是笔划象硬笔字,这九点,每一点都脱离了书法。
4、江湖上的丑书
这里的江湖非贬义,许多江湖书体成型于其他的民间艺术,在加之书者的个人创造,就成了书法圈内公认的“江湖书法”。
5、“拙”与“丑”的区别
其实“拙”和“丑”没有半毛钱关系,二者之间不能成为相近关系。“大巧若拙”出自《老子》,是道家思想对审美的最高总结,还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其实和拙相近的是“糙”、是哗众取宠的自我宣泄,二者之间其实很容易分辩,如果没有内在的“真”与“执”也就是深刻的思想内涵,任何创作个体是很难支撑其坚持数十年甚至于一生的!“拙”和“油”以及炫技是对立的,前者是阳春白雪的境界追求,后者是媚俗的工具化体验。简单的举例就是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儿童画和儿童书法,里面的真与拙是成立的,不能成立的就是其没有思想的总结和延续性,道理很简单,其认识不到真与拙的本质与可贵并很快进入到世俗的价值标准中了。能认识到并保留的就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接受世俗价值与训练的同时最大可能的保留了真与拙。
曾巩的局事帖,一位六十二岁花甲老人一封书信,其沉郁苦闷不得志的心情跃然纸上,书文一致,真情流露!每个字都刻着书者的心境,拙力透纸,实为书法中拙中藏巧的典范。
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死生事大,好友相聚,酒后作序,有涂改更真实,书即是文,书即是情,拙的惊天地泣鬼神!
张旭草书,行云流水,高山仰止,拙的好看,拙的回味无穷!
怀素的《自叙帖》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正是其拙与真结合心境所产生的巨大共鸣吧,什么美丑皆是浮云。
弘一法师临终遗笔,什么技法,什么法度,悲欣交集就在那里了,直见心性!
“拙”是书者功底的自然流露。凡初学者总是以秀美流畅为楷模,待阅历增长,素养提升,不知不觉间或者是自知自觉间,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达到人书俱老境界。此时其书风己是大巧若拙,洗净媚俗之气,为识者所称道。字如山,如枯木,意透沧桑凝重。字如水。如丝带随风,端的是潇洒飘逸。字如刀砍,如斧劈,锐的是金戈铁马。不管如何一笔一划都透露这浑然天成拙笨沧潇之韵的字可能都归结为“拙”吧!小编个人觉得无论何样的拙都要出韵才有美,方能为“书”。
三、真理过了界就是谬误
当今的所谓书法界基本上只有“美书”和”丑书”两派,两派之间的口水仗愈演愈烈,书法界被搞得乌烟瘴气乱象丛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由于书法真笔法失传已久,书法界没有能够制约伪书法家的天敌,以致伪书法派别林立,伪大家伪大师如旱极之蝗遮天蔽日。他们因为名利和癖好的不同,而分成”美书”与“丑书”两派,相互攻讦,闹剧连连。导致整个书界都是乱象众生,“大师”如云,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纠正,任其肆意发展,必然会给传统书法的发展带来断层的危机,届时,我们就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是书法史上的罪人。
“美”和“丑”是两个极瑞,数量极少, 当今科学地讲也是一个模糊概念,在两个极端之间都存在着美与丑的共合体,也就是说十全十美极少,十缺十丑的人也极少 ,多数人都有美和丑的成份,只是成份多与少之别,美的成份多的人,就可称为师气漂亮,反之就丑陋猥琐,中间普通人最多,但美和丑一定有差别,一定有恶与善的差别,否则我们人类永远与野兽同类,是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写字也有美和丑的差别,不能说美与丑共存说不清来为丑书开脱,混淆概念,把丑说成创新是内心情绪的表达。不能把人字写成狗的型,把狗字写成人的味,使人心到人的变态,泰国的人妖是将男人变美女,盆景是将树木变态成奇特的美感。现在是把字写成乱七八糟惨不忍睹,还诡辩连篇,是非颠倒,真理过了界就是谬误。
时下丑书风波不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不休辩论不止。中华五千年,书法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墨宝,有迹可寻,有法可依,有帖可临,有史可鉴。对时下流行的所谓丑书,小编我不敢恭维。创新也要在深厚的基础上,集各书家之长,走自己之书法道路,而不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云的胡乱涂鸦,如此,对社会,对后人是不负责任的任性狂书,传之后世的不是丑书,可能就是丑闻了!
最后,小编认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应该是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以至达到心灵的震撼。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应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某些人的创造创新是个人艺术追求,不必非议。但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你有艺术追求的权利,别人也有评价的权利,所以被批评者也不必假所谓曲高和寡之名拒绝批评。当然,除了这种貌丑骨丑的东西,还有一种貌美骨丑的书法。人们在批挞”丑书”的同时,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有沒有受其诱惑。
经过以上剖析,道理已浅显易懂。看过本文者,只要不是痴呆者或利用丑书骗人渔利者,便都会认清丑书的真面目并将其丢进垃圾堆了。各位书友,您赞同小编的观点吗?欢迎文末留言哦!
- 上一篇:老梁读清史大明灭亡之多管闲事的牛金星
- 下一篇:有你,情暖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