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随后很快与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相互融合,形成了三大传统文化。
在汉朝时期,佛教被当时古人理解为一种类似道家所说的法术。
魏晋时期,佛教又转化为玄学的一个门派。
唐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非常明显,佛教“不入于老,则入于儒”,天台宗、华严宗两派的禅宗,早已没有了原始佛教的面孔,俨然一张中国脸。
唐朝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各不相同,唐高祖认为老子李耳是自己的先祖,因此极力推崇道教。唐太宗则信仰佛教,原因在于,当年他被王世充追赶的时候,十三个和尚救过他的命。
武则天曾经出家做过尼姑,当上了女皇,对佛教更是大力推崇。唐玄宗在位时,曾组织过道教、佛教展开大辩论。唐武宗则是一个坚决反对佛教的皇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造成无数寺庙被毁,很多和尚尼姑被迫还俗。
唐宋时期,韩愈、欧阳修等很多大儒、文豪都反对信仰来自“蛮夷”的佛教,通过写文章,抵制以佛教取代儒家学说和本土的道教。
唐朝文豪韩愈把佛教称作“夷教”,以“尊儒排佛”为己任,把抵制佛教当事业来做,曾上书反对朝廷“迎佛骨”,惹得唐宪宗发火,把他贬到潮州做刺史。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抵制佛教,和韩愈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欧阳修在《本论》一文中有“千年佛教贼中国”之语,直呼佛教为贻害无穷的“魔教”。借着编写《新唐书》的时机,他以信不信佛来评价帝王的功过。
如从谏如流的唐太宗,在欧阳修笔下,成了“中材庸主”,对排斥佛教的唐武宗,欧阳修大为赞赏。欧阳修也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晚年竟然成了虔诚的佛教徒。
欧阳修被贬至滁州,整天靠着游山玩水、呼酒买醉寻求解脱。某一天,欧阳修信步来到九江的一座佛寺,打算和居讷禅师辩论一番,借此宣泄自己心头的苦闷。
居讷禅师首先表明,儒释道三教应该通融,而佛教更胜一筹。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欧阳修的排佛是假,排外才是真,属于小家子气。唐宪宗号称“中兴之君”,实则沽名钓誉。
一番话说得欧阳修“大惊赧”,于是开始向大师讨教,居讷口若悬河:“佛道以悟心为本,足下屡生体道……偏执世教,故忘其本,诚能运圣凡平等之心,默默体会……”
欧阳修最终心悦诚服,表示将痛改前非。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潜心“学佛参禅,屏却酒色”,临终之前,告诫弟子:“吾少以文章名世,力诋浮图,迩来于诸经忽闻奥义,方将研究正果。不料赍志而殁,汝等毋蹈吾辙,轻言三教异同也。”
——我年轻时候,凭借写文章出名,不遗余力排斥佛教,晚年才知道佛教的高深莫测,想研究却又成了将死之人,你们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不可轻易评论三教的异同啊!
熙宁五年闰七月廿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派人到附近的寺庙借来《华严经》,庄重地阅读到第八卷的时候,安然坐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